兴宁知县祝枝山:一本正经岭南行(下)
作者:admin 日期:2019-02-08
兴宁知县祝枝山:一本正经岭南行(下)
梅州网 www.meizhou.cn 2019-01-22 11:52 来源: 梅州日报
[报料热线] 2301111 13411225588 [报错有奖] 2278888
●郑海涛
在粤五载余,是祝枝山人生中最为“一本正经”的年代。上期讲到,他由粤北进出广东,往返于广州-惠州-兴宁,其中,他在广州安家会友,在惠州逗留时间短,在河源觅得知音即河源知县郑自修(郑敬道)。接下来,继续探寻祝枝山在粤东的行踪——
(续上期)
其四,龙川和长乐山中跋涉。
从兴宁县城西侧流过的宁江河属于韩江水系,不通东江和珠江,所以祝枝山从河源溯流而上,过龙川县佗城,再到老隆就必须弃舟登陆,步行穿越龙川、长乐(今五华县)的丘陵山地,而后进入粤东北最大的山间盆地——兴宁盆地(宁江平原,约300平方公里)。《正德兴宁志》第一卷描绘了兴宁地貌:“属邑皆山,由河源以东迤逦龙川、长乐,重峦叠嶂,鸟道缠互。逮入县境,划然旷望,群岫遥列,周匝如堵,中铺沃壤,夷若展掌,形观殊美。”祝文《兴宁水记》又云:“兴宁小邑……四郊皆平畴,千山锁合,民稼环堵,中水出山。”
在龙川渡口,祝枝山于舟中夜作《将归行》:“老龙渡头秋欲归,炎州霜轻叶不飞……自余之来日三北,燕吴万里稀消息……鸳鸯相望怀慈乌,又况岭南多鹧鸪。” “老龙渡头秋欲归”中的老龙,即龙川县老隆镇,明代洪武年间开埠兴起,万历七年(1579年)《龙川县志》载:“老龙渡,邑之东二十里宁仁都,民私置。”一种说法是清朝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老龙改称老隆。明清以来,东江两岸渡口林立,大部分属民间修建,即“民私置”,一部分为官渡。后半句“炎州霜轻叶不飞”,以炎州指代南方,虽然秋天来临,但龙川仍然枝叶繁茂,不似北方已黄叶飘零。
正德十一年(1516年)丙子夏秋,祝诗《龙川山中早行》曰:“……朝云山腰生,我在云中行。只恐云载我,飞上白玉京。世尘邈已隔,天鸡犹未鸣。须臾微风发,东极金乌升。”此诗应是移植了苏轼《游罗浮山示儿子过》诗句“人间有此白玉京,罗浮见日鸡一鸣”的意境。在春天,祝枝山也曾路过龙川,有诗《循州春雨》道:“物候逢春好,春来闷转深。山城十日雨,家国百年心。海吹饶生冷,蛮云易结阴。循州本谪地,何待此愁吟。”
祝枝山途经的古驿道应隐藏于今从龙川县老隆、通衢和登云镇,到五华县岐岭和华城镇,再到兴宁市新陂镇一带的山林丘陵中,这是从龙川老隆至兴宁县城直线距离最短的陆路。通衢镇在明代洪武九年(1376年)就已建巡检司,设通衢马驿,为广州经惠、潮两府至福建的必经之路。往东十里地的登云镇蓝关(丫顶关),位于龙川县城东,扼守龙川和五华的交界处,地势险要,山岭挺立,山间有长达6000多米的小道。再往东为五华的岐岭和华城镇。华城历史上曾作为长乐和兴宁的县治所在地,其雄狮山遗址发现有东周、秦汉、唐宋和明清的文化遗存,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雄狮山塔至今尚存。
三、兴宁郊游览胜
进入兴宁盆地,横过宁江河,可从西门进入兴宁城。《正德兴宁志》第一卷记载:该城由知县秦宏于成化四年(1468年)夏筑成,“高十八尺有半,围六千二百六十尺,辟四门”,古城面积约0.28平方公里。兴宁市区石光街现仍存明代古城墙,大部分为成化年间所建,是当年祝枝山天天见到的场景,南门(迎薰门)保留较为完整,北门(拱辰门)仍保存内门及城墙138米,东门和西门在“文革”时期被拆除。对于当时的县衙,该志第二卷也有详细记载,官署为“厅三间,穿堂三间,后堂五间”,“知县衙一区,旧在正厅东,今在后堂后”。祝枝山在县衙居住办公,有诗《县斋早起》云:“县小才疏政未成,披衣冲瘴听鸡鸣。向来啸傲知多暇,老去驱驰敢自宁。有物解将王路塞,何人填得宦途平? 拙谋果是因微禄,好傍吴田晏起耕。”对兴宁学宫(文庙),该志也专列“学校”一节详细记载。王宠在《明故承直郎应天府通判祝公行状》记载:祝枝山“暇则亲历学宫,进诸生课试讲,岭之南彬彬向风矣。”该学宫现位于兴民中学校园内,为成化十八年(1482年)巡按御史徐瑁迁址改建,如今保留有清代古建筑大成殿、尊经阁、东西庑、棂星门、泮池等,已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祝枝山在兴宁期间,也常常呼朋唤友,四出郊游,吟诗题字,赞美当地山水、人文。著名的诗作有《过林头,看修竹数里不断,甚爱,戏题》:“五寸冲牙丈八矛,装成十万绕林头。莫欺楪子兴宁县,一半人家千户侯。”果然,此后兴宁崇文重教,人才辈出,亦文亦武,爱国爱家,仕途通畅,“一半人家千户侯”实至名归。清末以来,仅兴宁走出去的国共两党的将军就有100多名,其中有邓逸凡、张醁村等中将26位。
祝枝山游县城南郊的神光山,作诗《神光山》:“出郭西南五里强,翰林留得读书堂。漫漫古岫云烟薄,寂寂闲坡草树荒。数点远村钩望目,一间空殿锁斜阳。山灵我为乡人问,会许何年更有光”。“翰林留得读书堂”,是指北宋兴宁人罗孟郊(1091—1153)年幼时在神光山下读书,天圣年间参加科举高中进士第三名(探花),授职谏议大夫、翰林院学士。山上现有神光寺,当时称寿庆寺,其东侧有探花书院、探花亭、墨池寺、墨池(宋罗学士洗砚处)等建筑和遗迹。祝枝山所作《墨池铭》,勒石立于墨池边。
又游和山岩,现存有祝枝山倡建的和山古寺(建于正德十四年,1519年),石壁原刻有他题书的“灵岩”大字,刻有祝诗《游和山麻石岩》:“山和人亦和,乘暇集鸣珂。……物穰用亦俭,地危心不颇。民风都似此,吾为尔陈歌。” 正德十二年(1517年),兴宁人王天与荣归故里,祝枝山陪同游县城东北二十里的和山岩。王天与为正德九年进士,正德十一年(1516年)任江西宁都知县,因追随王阳明(王守仁)在赣南剿匪有功,翌年擢升浙江道御史。
县城东北六十里,出了平原进入山区石马镇,祝枝山曾探胜石马洞和马石。《正德兴宁志》第一卷记载:“巨石绝类马,名马石”,“旧名石马石,余今去上石字”。这一匹为祝大才子亲自定名的“黑马”,为这些绿水青山之间的小山村注入了多少钟灵毓秀!明末清初,兴宁石马的何南凤(牧原和尚)融汇佛家和儒家理论精髓,亦佛亦儒,亦僧亦俗,创立中国佛教临济宗的“横山堂”新流派,广泛影响岭南及东南亚一带。
从兴宁北部山区再北行,可进入赣州安远县、寻乌县等地,但祝枝山没有出县北游到太远的地方,因为当时的赣南属于兵凶战危之地。明代中期,朝政日衰,沉疴宿疾残害黎民,地主贵族鲸吞土地,成千上万的失地农民源源不断地沦为流民。他们啸聚山林,成为朝廷“剿匪”对象。大才子祝枝山在兴宁修县志时,“大圣人”王阳明正率领大军在兴宁以北的江西、湖广、广东和福建四省交界一带剿匪。正德十一年(1516年),王阳明任都察院左佥都御史,统一节制潮州、惠州、韶州、南雄、赣州、汀州、漳州各路兵马。正德十三年(1518年)正月至三月,王阳明率军进抵广东龙川县,剿灭了浰头的悍匪;五月,王阳明上《添设和平县治疏》,随后朝廷批准新设广东和平县。对兴宁周边盗匪猖獗、羽檄交驰、干戈满目的乱象,作为官府中人的祝枝山自然十分清楚,应不会深入险境。
四、东游韩江抵潮州
正德十三年(1518年)四月,祝枝山于当年游罗浮山之前,先赴潮州拜谒韩文公(韩愈)祠,但同样遭遇恶劣天气,悻悻而归。祝枝山作赋《望韩》,按语云“戊寅之岁四月十九日,在潮州独往谒文公庙”,但因为“风雨横厉,江水凶怒,素舟不可济,退俟桥尾”,无法上岸,只好遥拜韩文公而返。祝诗有《潮州韩文公庙》一首:“一世北斗望,千秋南海滨。文章传绝圣,政事泽时人。姓作儿童字,心将动值驯。佛灵能有祸,终不下臣身。”
此次旅程的路线是出城后舟行宁江、梅江、韩江,水路直抵潮州。《正德兴宁志》第一卷记载:“通海河”“西门外河”(即今宁江河),“下达潮州入于海”“是惟官渡”。实际上,依托韩江、宁江水系,兴宁县城也成为连通潮汕平原和粤闽赣三省边区的区域性交通枢纽。明清时期,潮州府的商人从韩江北上宁江,逐步向兴宁集聚,形成商帮。《正德兴宁志》第二卷记载:“西河渡即西门河,商货从集,又称西门步渡。”这些商人将潮州产的海鱼、稻谷、陶瓷、丝布等销往赣闽粤三省交界山区,同时将山货、药材、木材等运往潮州。一些商人为牟取暴利,还贩卖私盐等违禁物品。兴宁城区宁江之畔,现存有初建于清朝嘉庆十一年(1806年)的两海会馆(又称潮州会馆),由海阳县、澄海县等地潮商捐资兴建,为潮汕风格之府第式建筑, 已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到县南六十里的重要驿站水口,宁江河与从紫金县、五华县东来的琴江汇合,并入梅江。明代在水口设有巡检司(负责地方治安,归县令管辖),《正德兴宁志》记载正德中期建有“厅三间,穿堂三间,左右廊各三间,更望楼三间。”
梅江由水口折往东北方向,流过程乡县(今梅县)的畲江、丙村、松口和大埔县的三河坝。松口是千年古镇和岭南商贸重镇,现存有明代万历朝始建的元魁塔和明清古渡口“火船码头”。
梅江在三河坝与源于福建的汀江并为韩江,向南转入丰顺县、潮安县。乘舟可顺流到达潮州及韩江东岸的韩文公祠,再往前可从汕头出海。三河坝自元代以来就是粤东水路交通的要冲和兵家必争的要塞。三河坝的崛起,与元朝政府大规模修建粤闽赣三省边界的驿道驿站直接相关。元代以军事征服闻名于世,蒙古统治者为加强对南部边陲地区的控制,于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由江西行省广东道宣慰使组织修建新驿道,自隆兴(今江西省南昌)经抚州(今江西省临川),入邵武(今福建省邵武),下汀州(今福建省长汀),然后顺汀江、韩江直达潮州,全程“径道一千六百余里”,“立站一十七处”。再经过明清两代的扩建,东南沿海地区水陆联动的驿道体系大为完善。三河坝(三河镇)是这个驿道体系的一个关键节点,故元代以后其军事和商贸地位迅速上升,《清统志》载:“明洪武九年设巡司及驿丞,十年又置递运所,嘉靖四十三年筑城。”此地现仍遗存明朝的城墙(南门)古迹,以及稍晚于祝枝山的明代嘉靖朝兵部尚书翁万达墓。
总之,在岭南五年期间,祝枝山足迹遍及粤北、珠三角和粤东,创作诗文超过50篇,热情讴歌广东的风俗物产和古迹人文。他在《越台诸游序》中写道:广东“地多灵山杰水,足以夸足目于四方者”,“若大庾之巨,浴日海珠辈之细,罗浮、白云、浮丘之居仙,曹溪、峡寺之居佛,至乎韶石、韩山之居圣贤,厓门之系乎兴,灭类未足尽。”此寥寥数语,言简意赅,盛赞南粤的地灵人杰,也道出祝枝山在岭南的游走行踪和所见所思。(完)
主要参考文献
1、祝允明《怀星堂集》, 西泠印社出版社,2012年;
2、祝允明《正德兴宁志(整理本)》,兴宁市方志办,2015年;
3、张廷玉等《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2016年重印);
4、张新标《祝允明对岭南风物的书写》,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4期;
5、王元林《客家古邑古道》,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6年;
6、颜广文《元代隆兴至潮州新驿道的开辟及对赣闽粤三省省界开发的影响》;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8年第2期。
评论: 0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1523
扫码领红包!领到大红包的小伙伴赶紧使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