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育之名敛财:中国教育专家委员会现形记
作者:admin 日期:2009-04-17
新周刊记者潘滨/一个“委员会副秘书长”值多少钱?在中国教育专家委员会,你可以在这一顶着中国科
协和教育部名头的“委员会”买到官爵——三至五万元不等的价格售卖的是“委员会副秘书长”、“专业
委员会主任”等职位,手续看起来亦算正规:签订合约,约定权益、发放证件。
可惜,中国教育专家委员会是不存在的——在忽悠了全国消费者的“牙防组”消亡两年之后,这个在中国
行政图谱中同样不存在的“权威”部门,一度具备多种功能:设立考场、颁发证书、组织培训、发展会员
、举办论坛、指定产品……
这个由私人公司出资组建的“教育机构”,在没有认证、考核和评审职能的情况下,是如何以科协和教育
部的“权力影子”自居并活动三年?又是如何忽悠那些缴纳了会费的会员、那些考下“CCEE职业证书”的
学子、那些参加论坛的校长的?
茶园里的“委员会”
北京圆明园遗址公园在西北郊的五环路附近。从东门进去,有一个供旅游团使用的大型停车场,再往里走
,有几处平房被开拓出来,对外出租。正在营业的有一个书店和两处茶园。在其中一个茶园的院子里,有
一处石碑被掀翻放倒在地。询问附近的管理员得知,茶园旁边的几间平房正是“中教专委”办公的地方,
被放倒的石碑正面曾刻有“中国教育专家委员会”九个大字。为避人耳目,石碑被扣在地上,记者与同事
试图掀开拍摄,但石碑重达一吨,纹丝不动。
“委员会”使用过的三间平房已人去屋空。除了一些废旧文具,被称作“会议室”的房间只剩五把椅子和
一些垃圾。门上贴着标牌的“秘书长室”里,还有一张办公桌和一套茶具。桌上的电话还能拨通,只是做
了“呼叫转移”,接电话的人先是声称自己就在圆明园,得知我们也在,赶忙改口称正在外地出差。
在“会议室”的垃圾堆里,一份“委员会”编写的《项目合作书》里,清楚的标明了他们的业务范围:发
展会员(单位会员每年交纳会费1000元、个人会员每年200元)、认证服务(组织考试,18个大项,70个小项
,并颁发CCEE证书)、组织讲座(主题有家庭教育、心理健康、学习方法、成功之道以及德育等)、课题管
理(以教育部之名征集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承揽edu.cn教育移动门户,还有售卖教材
以及音像制品。
包二奶的王华元谈包二奶
深度: 索马里的海盗悲歌:18年为何没有...
互动: 《南京!南京》北京盛大首映
中国: 蒙古国总理巴亚尔抵达三亚
国际: 加中关系能否触底反弹
视频: 杀人凶犯熊振林被枪决刑前建议废除...
美国股市收高那指创去年11月来...
娱乐: 来台拍旅游专辑 中国中央电视台南...
体育: NBA季后赛周末开战 火箭队本季...
论坛: 日军“军神”之死:记者拍照时..
这份“合作书”厚达40多页,编制精良,图文并茂,前面介绍了以多位前教育部副部长为主要成员的“领
导团队”,并刊登他们在各地举办论坛和培训的照片,后面不忘指出自己的“权威官方背景”:综合性的
国家二级教育学术团体,相关负责人是国家政策的制定者。
圆明园的管理员是一位热心的河南老大爷,在他印象里,“委员会”在此办公将近两年,几个月前才悄然
消失。其中有一位被称作沈老师的男子与司机大鹏经常出没此间。现在房屋由一个名为“新曙光”的秦皇
岛公司接管。“新曙光”的两位工作人员就在“委员会”办公室的厢房里,记者上前询问,两名工作人员
异口同声地回答这里正是“中国教育专家委员会”,并称自己是工作人员。但在一分钟之内又马上改口,
说“他们”搬到清华大学西门附近,“你们去那边打听一下吧。”
这个扑朔迷离的“委员会”其实不只有一处办公地点,查询他们网站得知,他们在海淀区的信息路、闵庄
路、紫竹院、宣武区的白广路,还有石景山区的六里桥等处都有过办公地址。但现在上述地方都已没了他
们的踪影。紫竹院赛迪大厦的房东韩小姐说,他们搬走的时候连声招呼都没打,还把一些家具都偷走了。
神奇的是,在记者介入调查的当天晚上,“中教专委”就把官方网站上的地址信息全部清除,点击“联系
我们”一栏即出现乱码。其后,竟干脆撤销这一栏。“中赫时尚”是一家时尚职业培训机构,这家设在北
京798艺术园区的公司开设有陈设设计、家居陈设和时尚买手等课程,在交纳了8000/年的“管理指导费”
之后,中赫不但成为“中教专委”的会员单位,还成为委员会指定的“全国唯一时尚职业培训基地”。
杭州超启教育研究所是一家专业从事少儿教育产品的开发、研究及推广的机构。“为共同开拓幼儿教育事
业”,杭州超启与“教育专家委员会”签订合约,合作开发“超右脑汉字学习法”,超启公司可以“经常
性的邀请专家到全国各地进行大型讲座”,也可在产品包装盒上印刷“教育专家委员会荣誉出品”字样,
需付出的代价是按期交纳管理费:第一年1万,第二年2万,第三年3万。
北京人奥国际科技公司主要从事教育信息平台建设,在与“教育专家委员会”签订协议之后。与人奥有业
务往来的学校,就可得到“中国信息示范化学校”、“中国绿色网络示范学校”等的认证和授牌。每项认
证成功,“委员会”收费500元。温州平阳县妇女儿童培训中心是县妇联等直属单位,主要从事亲子教育
培训,在填写了“单位会员申请表”,并交纳会费之后,成为“教育专家委员会的单位会员”。假若出的
钱更多,还可以成为“理事会单位”。
王保国是原北京市教委调研员,2007年8月,他与“教育专家委员会”签订协议,担任该委员会的常务副
秘书长,并担纲组建该机构下属的“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并担任“基教委”主任,但需要每
年向总部支付管理服务费3万元。此类专业委员会一共有八个。此外,“中国教育专家委员会”还通过频
繁举办教育论坛获利。比如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不久,它就组织专家,在北京举办“学校安全管理论坛”
,还请来安县桑枣中学校长叶志平来做主题发言,这所中学在地震中无一人伤亡。
“为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总结共享教育成果。”“委员会”还向全国各地的中小学以及培训机构发函
,称自己能邀请到教育部原部长王文湛等领导为诱饵,在北京组织起“全国中小学校长高峰论坛”,论坛
主题倒很专业——教育家型校长发展,参会费用也不俗:2190元/人(含食宿、考察费用,不含路费)。据
不完全统计,该机构光在2008年举办的论坛和会议就有10余次之多,也难怪他们会在“合作书”里自夸:
教育专家委员会的会务/论坛的频率、规模、影响力均属行业翘楚。
记者以客户身份致电该机构会务负责人之一的王小姐,她说,在2009年4月份就有4次不同的论坛和培训,
分别在北京、辽宁和浙江等地举办,“我们可以根据你们学校的需要,量身定做各种培训和论坛,专家资
源丰富。”
谁是幕后操盘手
这是一个敏感多疑的团伙,找出幕后的操盘手并没有预想的那么简单。采访期间,CCEE.ORG.CN的官方网
站多次生变,不断删除信息,“委员会”的几个操盘人员记住了记者的手机和座机号码,提供各种虚假信
息,迷惑我们。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个“委员会”与教育部没有任何关系,我们从来没有批
准过这个社团。并高调支持《新周刊》的调查:一切需要教育部出面的情况,教育部全力配合。
中国科协负责社团管理的杨教授介绍了部分情况:在2006年之前,有人曾经组织过这么一个机构,那是一
个纯公益的教育科普团体,挂靠在中国科协会员管理中心下面,全称应该是“中国科协会员管理中心教育
专家委员会”,在挂靠期间,科协严厉禁止该机构从事任何商业活动。后来科协改制,“四个半单位合并
”,也就把这个机构撤销了。2006年3月之后的情况,就不得而知了。
“这是典型的诈骗。”杨教授希望《新周刊》的调查能够让此事水落石出,并向公安机关报案。该委员会
还自称是由国家事业行政管理局批准的国家二级教育学术机构,是事业单位法人。事实上,根本就没有这
么一个管理局,更没有国家二级教育学术机构的说法。记者致电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查询得知,没有
这个委员会的登记记录。
突破口还是从官方网站上找到,查询“CCEE.ORG.CN”域名得知,网站所有者是一个叫做北京明睿博信息
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的企业所有,该企业的法人代表是吕丽娜,另外两位股东分别是周建波和胡晓映,而这
三者都在“委员会”中担任要职,吕丽娜是常务副秘书长,周建波是综合办公室主任,胡晓映是专家助理
。
记者通过独立消息途径获得的一份“中国专委会规章制度”的内部文件上显示,在“中国教育专家委员会
”上面盖的正是明睿博公司的大红印章。这份内部文件还为业务员规定了底薪级别:钻石底薪2500元,对
应业绩额5万元;白金底薪2100元,对于业绩额4万;黄金底薪、珍珠底薪……
工商材料显示,明睿博科技公司成立于2004年,注册资金2000万,公司曾设在海淀区信息路,与“委员会
”曾经的办公地点有重合。他们的官网介绍表明,这是一家专门从事系统集成、教育信息化、校园自动化
管理、企业智能OA办公平台的开发与维护及专业邮箱MIS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的高新技术企业。
在明睿博公司,工作人员说吕丽娜不在,并且很少能看见她。除了吕丽娜,幕后还有两位操盘手也无法寻
其踪影,秘书长潘翔和副秘书长沈厦。潘翔的身影曾出现在天津“区域骨干教师培训会”的合影中,五十
岁上下,秃顶,与《中国教育报》的记者潘光过从较密。另一位沈秘书长,曾任北京大学人才研究中心测
评部主任,并以北大教授的身份做过讲座。但早在2006年,北京大学就已宣布解散人才研究中心,并声明
该中心的所有工作人员中,没有一位是北大在编的正式员工。
网上公开资料显示,沈厦出生于1966年的吉林。是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与清华大学联合培养第一期创新管理
硕士,是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应用心理学专业人力资源管理方向研究生,2003年入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从
事博士研究。任北京大学人才研究中心人才测评部主任。
被利用的退休生活
2008年3月,原国家教委主任、总督学柳斌,原教育部国家副总督学王文湛,原教育部副部长韦钰,中国
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等人先后发表声明。皆称自己与“中国教育专家委员会”没有任何关系。 事实上
,除了韦钰之外,其他的几位退休在家的教育界高官,都或多或少的参加过这个机构组织的活动,或讲课
,或参加论坛,或题字剪彩。“中教专委”之所以能够广开业务,行骗三年,与这些专家的出席不无关系
。
上述专家全部拒绝了记者的采访请求。浙江金华某小学在90年校庆的时候,曾请王文湛到场参加活动,并
请柳斌为小学题词。在记者通过独立消息途径获得的一份传真复印件上发现,这次校庆和题词都是“中教
专委”运作的,为此“中教专委”进账4.5万元。柳斌的秘书谢老师强调,柳斌主任基本未从中获利,每
次题词也只是象征性的拿几百元润笔稿费,不会超过1000元。很有可能是这些非法机构从中渔利。
深圳《晶报》曾在2009年1月8日报道过一次“2009年中、高考备考对策”讲座。那次讲座正是由“中教专
委”下属的“教育读物专业委员会”牵头组织的,其中几个主讲教师,是从北京重点中学退休的特级教师
,有些教师还是“中教专委”的会员。
退休高官或者资深专家,赋闲在家,偶尔参加社会活动,发挥余热,无可厚非,但要注意,别被别有用心
的机构所利用,成为他们欺骗学生和家长的“金子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