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的炮制沿革和临床功效

半夏在《本草纲目》中释名为“水玉”、“守田”,亦名法半夏、法夏、姜半夏、清半夏等名,未经过炮制的也有曰之为生半夏,系天南星科半夏的块茎。  

在汉唐以前半夏入药多为生品,尚少见制半夏一说。据现代医家研究,到了宋代,大概认识到生品有毒副作用,开始用姜、明矾制半夏之说,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一书中就有此记载。到了明代,制半夏的方法比较普及了。但是由于当时条件限制,信息不灵,医家交流机会少,加之互相保密,而且都想别出心裁,半夏的炮制方法千奇百怪,各不相同。有的用酒炒烤,有的用清水长期浸泡,有的用浆水煮沸焙干等。据文献记载和不完全统计,半夏有多达60余种炮制方法,有的方法还沿用至今。其中有很多方法很不科学,有的长期浸泡、煮炒、焙烤,有效成分几乎丧失殆尽,没有什么功效了,自然也达不到临床治疗疾病的目的。故当时有的医家惊呼“以水浸七日,去膏液而留渣滓,本性全失,再用姜汁拌炒半熟,欲其立止呕吐,岂可得哉!”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介绍的几种方法就可以略见一斑了。其一:治半夏,惟洗去皮垢,以汤泡浸七日,逐日换汤,晾干切片,姜汁拌焙入药;其二:法制半夏,用大半夏,汤洗七次,焙干再洗,如此七转,以浓米泔浸一日夜。每一两用白矾一两半,温水化、浸五日,焙干,以铅白霜一钱,温水化,又浸七日,以浆水慢火内煮沸焙干收之。  

我国对中药研究非常重视,对半夏的有效成分、药理作用、毒性反应、炮制方法进行了研究,使得毒副作用减少了许多,药效得到较大发挥。近年来,虽然一些医生也用生半夏,不过剂量极小,经观察其疗效较为明显。  半夏对某些疾病的疗效显著,故在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古代医家认识到半夏具有化痰燥湿、降逆止呕、宽中消痞的作用,故常用于胸脘痞闷、咳嗽痰涎或呕吐、心下疼痛等。如医家张仲景《伤寒论》中“半夏泻心汤”,治疗由于脾胃不和、中焦气机升降失常、寒热错杂所致的呕而心下痞者,效果尤佳。张仲景《金匮要略》小半夏汤用半夏配伍生姜,是治疗饮邪在胃而呕吐者的有效方剂。半夏还可用于利咽消肿,如半夏散,配伍桂枝、甘草两味药,治疗咽喉肿痛效果亦很好。 吴金莲 湖南中医药大学附一医院  周祖贻 湖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评论: 0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2259
 
扫码领红包!领到大红包的小伙伴赶紧使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