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模式: 普通 | 列表
春天是养好脾胃的好时机,太子参是中医师推荐的适时药材,有补气健脾之效。今天用太子参和玉米煲鲫鱼汤,可健脾生津、利尿祛湿,尤其适合小朋友作调理身体之用。

    3~4人份

    做法:

    1. 太子参洗净,玉米去衣洗净,切块;

    2. 洗净宰好的鲫鱼,刮净腹内黑膜,滤干水分;

查看更多...

分类:生活保健 | 固定链接 | 禁止评论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2369

如何提取word里面水印背景的图片?

将该WORD另存为的下拉框中选择HTML文档,在你存储的目录下会自动生成一个文件夹,你的背景图片就在里面
分类:特色软件 | 固定链接 | 禁止评论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19228

地骨皮

①治疗高血压病
  每日用鲜枸杞根皮或全根2两(干品1两),水煎2次分服,连服30天为一疗程。观察1~3期患者36例,显效(按1964年兰州心血管会议拟订标准)20例,有效5例,无效11例。其中I期3例全部有效;Ⅲ期疗效最低,有效率62%。疗效出现时间最快4小时,最慢7天。全部病例自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无体位性低血压及其它副作用。
  ②治疗青年扁平疣、掌跖疣、泛发性湿疹
  地骨皮制成10%注射液,每次用2~3毫升,加自血2毫升,肌肉注射,每周2次,10次为一疗程。如未痊愈亦可继续一疗程。曾治疗青年扁平疣7例,6例痊愈,1例好转,皮疹大部消失;泛发性湿疹12例,痊愈9例,好转2例,无效1例。有的经2~4次治疗即有明显好转,5~6次即愈。个别注射后不久感觉轻度头痛及面部潮红。
  ③治疗牙髓炎疼痛
  取地骨皮1两加水500毫升,煎至50毫升,过滤后以小棉球蘸药液填入已清洁之窝洞内即可。经治11例,均有明显止痛效果。有的用药后1分钟即止痛。   ④治疗疟疾
  取鲜地骨皮1两,茶叶1钱,水煎后于发作前2~3小时顿服。试用于150例患者,其中145例均控制发作,有的服1剂即见效。
编辑本段食疗
  [选作食品的理由]   《食疗本草•枸杞》:“根∶主去骨热,消渴。”枸杞根皮就是地骨皮。这是关于地骨皮用于食疗的记载。
  《滇南本草•地骨皮》:“枸杞尖作菜食,和鸡蛋炒吃,治少年妇人白带。”枸杞尖列地骨皮条下。   [用于消渴例证分析]
  临床体会:地骨皮煮水饮用,每每对高血糖有明显平抑作用,而又不致发生低血糖。地骨皮是降血糖的良药,所以只适用于控制高血糖,而不应把它当成恢复糖尿病的重要手段。(聂文涛:《食物训练与糖尿病康复》)
编辑本段文献论述
  1、李杲:四物汤内加地骨皮、牡丹皮,治妇人骨蒸最妙。地骨皮治足少阴、手少阳有汗而骨蒸者。
  2、《纲目》:枸杞之滋益不独子,而根亦不止于退热而已。但根、苗、子之气味稍殊,而主治亦未必无别。盖其苗乃天精,苦甘而凉,上焦心肺客热者宜之;根乃地骨,甘淡而寒,下焦肝肾虚热者宜之,此皆三焦气分之药,所谓热淫于内,泻以甘寒也。至于子则甘平而润,性滋而补,不能退热,止能补肾润肺,生精益气,此乃平补之药,所谓精不足者,补之以味也。分而用之,则各有所主,兼而用之,则一举两得。世人但知用黄芩、黄连苦寒以治上焦之火,黄柏、知母苦寒以治下焦阴火,谓之补阴降火,久服致伤元气,而不知枸杞、地骨,甘寒平补,使精气充而邪火自退之妙,惜哉!予尝以青蒿佐地骨退热,屡有殊功,人所未喻者。
  3、《本草汇言》:王绍隆云,骨中火热为眚,煎熬真阴,以地中之骨皮,甘寒清润,不泥不滞,非地黄、麦冬同流。
  4、《本草正》:地骨皮,枸杞根也,南者苦味轻,微有甘辛,北者大苦性劣,入药惟南者为佳。其性辛寒,善入血分,凡不因风寒而热在精髓阴分者最宜。此物凉而不峻,可理虚劳,气轻而辛,故亦清肺。
  5、《药品化义》:地骨皮,外祛无定虚邪,内除有汗骨蒸,上理头风,中去胸胁气,下利大小肠,通能奏效。入泻白散,清金调气,疗肺热有余咳嗽;同养血药,强阴解肌,调疮痘不足皮焦。以其性大寒,酒煎二两,治湿热黄疸最为神效。牡丹皮能去血中热,地骨皮能去气中之热,宜别而用。
  6、《本草新编》:地骨皮,非黄柏、知母之可比,地骨皮虽入肾而不凉肾,止入肾而凉骨耳,凉肾必至泄肾而伤胃,凉骨反能益肾而生髓,黄柏、知母泄肾伤胃,故断不可多用以取败也,骨皮益肾生髓,断不可少用而图功。欲退阴虚火动,骨蒸劳热之症,用补阴之药,加地骨皮或五钱或一两,始能凉骨中之髓,而去骨中之热也。
  7、《本草备要》:朱二允曰,地骨皮能退内潮,人所知也,能退外潮,人实不知。病或风寒散而未尽,作潮往来,非柴、葛所能治,用地骨皮走表又走里之药,消其浮游之邪,服之未有不愈者,特表明之。
  8、《要药分剂》:丹溪云,地骨皮能治风者,肝肾同治也;肝有热则自生风,与外感之风不同,热退则风自息。夫地骨皮本非入肝之药,丹溪云然者,以肝肾同位而同治,骨皮既能退肾家虚热,则龙火不炽,雷火亦平,自能息肝热所生之风,虽不入肝经,而肝风亦并治也。且骨皮入肾、三焦二经之外,不入肝,更不入肺,即肺中伏火亦能降泄,则不必疑于肝风之不能息也。总之,肾药兼治肝,乙癸同源也。肾药兼治肺,金水相涵也。
  9、《本草述钩元》:地骨皮,能裕真阴之化源,而不伤元阳,故与苦寒者特殊。凡人真阴中有火,自相蒸烁,而见有汗骨蒸,宜此对待之。须知此味不兼养血,却专以益阴为其功,虽能除热、却不以泻火尽其用,即曰益阴气者,便能泻火,但直以为泻火而用,则此味专以除热,不能治虚矣。彼病后之虚烦地仙散,及健忘之读书丸,心气不足、惊悸健忘之补心丹,并赤白浊之清心莲子饮,可概谓之泻火乎?或曰,兹味治风,风正阳之淫气所化者也,独不谓之泻火乎?不知益阴气以退三焦之虚阳,但令阴气得为阳守,所程治效,总完一个阴气耳。其有不病于阴弱阳盛,止由阴气不足而亦用此为滋益之元者。故于各证之治,须当识此义也。10.《藏府药式补正》:地骨皮,能清骨中之热,泄火下行,以视桑皮,则寒凉又胜一筹。而清肺热,导气火,亦引皮肤水气顺流而下,不嫌燥烈伤津、破耗正气,则与桑皮异曲同工。杞根皮苦寒清肃,直入下焦肝肾,能疗骨蒸里热,而气味俱清,尚不至铲灭真阳,损害元气,然终属清泄凉降之品,绝无滋养能力。
  11、《本经》:主五内邪气,热中消渴,周痹。   12、《别录》:主风湿,下胸胁气,客热头痛,补内伤大劳嘘吸,坚筋,强阴,利大小肠,耐寒暑。
  13、《药性论》:细锉,面拌熟煮吞之,主治肾家风。   14、《食疗本草》:去骨热消渴。
  15、《本草别说》:治金疮。李杲:治在表无定之风邪,传尸有汗之骨蒸。王好古:泻肾火,降肺中伏火,去胞中火,退热,补正气。
  16、《日用本草》:治上膈吐血;煎汤漱口,止齿血,治骨槽风。
  17、《本草述》:主治虚劳发热,往来寒热,诸见血证、鼻衄、咳嗽血,咳嗽、喘,消瘅,中风,眩晕,痉痫,腰痛,行痹,脚气,水肿,虚烦,悸,健忘,小便不通,赤白浊。
分类:生活保健 | 固定链接 | 禁止评论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2553

何新

中国知识分子当中,最具争议及传奇性的人物非何新莫属。他在理论上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其中最有影响的一次是1990年12月11日《人民日报》发表他的长文《世界经济形势与中国经济问题》。他的许多文论曾送到最高领导层,受到广泛注意。

 

目录

个人履历
人物生平
人物影响及社会评价
著作年表
 

编辑本段个人履历

  何新先生系我国著名学者、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国际知名政论家、战略问题评论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东
    

方美术交流协会理事;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何先生1979年任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现中央财经大学)教师。1980年以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担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现任职于全国政协,从事研究工作。已出版专著、译著50余种,60多卷册。他涉研领域宽广、学境立意高远、观点坦豁新锐、见解独到达观。
 

编辑本段人物生平

  年轻时代 何新1949年12月出生于浙江温州苍南,5岁随父亲定居北京。他在北大荒生活过9年。在这9年中,他从事过多种职业。当过农民,铸造工人,由于写信反对江青而成为反革命,挨过斗、坐过牢。这个时期最戏剧化的一段经历是1970年,他在北京流浪了一年。流浪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在当时重新开放的北京图书馆里阅读书籍。在这流浪的一年中,他经常每天只能吃两个烧饼一碗豆腐汤,栖息于地下防空洞。但在北京图书馆的阅览室里,他阅读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黑格尔的著作,以及意大利思想家克罗齐的美学著作和南斯拉夫政治家德热拉斯的著作。
 
  从事研究工作
 
  1975年以后,他成为黑龙江省一个小县城友谊县的教师。1977年恢复高考,他被录取到黑龙江一所大学,但不到一年,便自动退学,回到北京。他认为自己已不必要在大学里耗费4年时光,
    

谋取一个文凭。命运证明他的自信是对的。1979年他应聘到中央财政金融学院任代课老师,教授古代汉语及古代财经文选。一年以后到中国社科院。先在科研局作零活,由于陆续发表了一些有影响的论文,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1981年他受聘担任历史学家黎澍的助手。1982年以后开始独立从事研究工作,先后在近代史所、研究生院、文学所工作,被聘为助理研究员(1985),副研究员(1987),研究员(1990)。这些职称,每一次都是由于他在学术上的杰出表现而被中国社科院学术委员会破格特别批准的。
 
  进入全国政协 1991年何新进入全国政协,被特殊安排为专职委员。他除了以大量精力从事历史、考古、语言、神话方面的研究外,同时也密切关注着对于我国国家发展、民族生存最紧迫的现实经济、政治和国际关系问题的研究。并随时将其研究成果和建议,直接向党和国家领导提出报告。
 
  访问日本 1990年秋,他应日本著名人士德间康快之邀访问日本,会见了后来成为日本首相的参议员宫泽喜一。归国后就日本对华政策动向向国家最高领导作了汇报。在归国后写的研究报告中,他在国内最早地揭示了世界上三大货币经济集团(美元、马克、日元圈)的分化和崛起。
 
  访问古巴 1992年3月他应古巴亚太研究中心和驻华大使格拉先生之邀访问古巴,卡斯特罗专门安排会见他,与他共进晚餐并在我国驻古大使的陪同下,极其破例地与他进行了9小时的长谈。归国后他将古巴经济、政治社会情况向中央作了实事求是的报告。并提出了援助和贸易的建议。卡斯特罗曾希望他到古巴担任亚太研究中心主任。
 
  与托夫勒对话 1993年在日本富士电视台专程安排下,在北京对他和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联席进行了特邀采访,在与托夫勒的对话中,何新展示了他对21世纪人类前景和面临问题的预测和展望。
 
  消失在公众视线中 1994年后,何新主动拒绝与一切内外传媒作直接接触。也不再出席公开会议,讲课讲演。从公众视线中遁失。
 

编辑本段人物影响及社会评价

  在今日中国知识分子当中,最具争议及传奇性的人物非何新莫属。自从80年代以来,何新先生的文化研究,经济和国际问题研究,他所首先倡导的一些基本观念,已汇为思潮,深刻地影响了当代中国的文化和社会发展。受到支持者和反对者的广泛注意。人们可以不赞同他,但是不可能不重视他。何新的学术在80—90年代中国政治与文化这一巨大转变时代留下了深深的思想印迹。多年来,他在理论
    

上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其中最有影响的一次是1990年12月11日《人民日报》发表他的长文《世界经济形势与中国经济问题》。他的许多文论曾送到最高领导层,受到广泛注意。
 
  何新没有读完大学,但他曾被中国国家权威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聘为研究员。他不是共产党员,但在理论方法上却信仰马克思主义
 
  何新以自已卓越的才华和独到的眼光奠定了他在中国学术界的特殊地位。他在1987年预言苏联改革必会失败以及国家将解体,在1990年与日本教授的谈话中指出中国面临的经济主要问题不是“需求大于供给”而是生产过剩,他在1993年向邓小平及中央上书指出当时过热的房地产业可能成为"泡沫经济";他提出的"发展中国家的人权首先是温饱权、生存权、发展权"的观点被广泛采纳,成为中国回击美国人权攻势的武器;他的许多经济学观点尽管在理论上不居于主流地位,但由于密切联系现实和具有务实的可操作性,而深刻地影响了国家的某些经济决策。
 
  由于何新的特殊影响,他一度成为海内外各主要新闻机构追逐采访的对象。采访过他的包括美联社、纽约时报、共同社、ABC、NHK、美国之音、路透社、独立报、费加罗报等世界著名传媒。
 

编辑本段著作年表

  1、《培根论人生》(第一版)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3
 
  2、《诸神的起源》(第一版) 三联书店 1985
 
  3、《人生论》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6
 
  4、《艺术现象的符号文化学阐释》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7
 
  5、《中国远古神话与历史新探》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1988
 
  6、《何新集》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1988
 
  7、《人性的探索》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1988
 
  8、《中外文化知识辞典》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1988
 
  9、《中国文化史新论》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1988
 
  10、《龙·神话与真相》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9
 
  11、《世纪之交的中国与世界——何新与西方记者谈话录》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1
 
  12、《爱情与英雄》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2
 
  13、《东方的复兴》(第一卷)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黑龙江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 1991
 
  14、《东方的复兴》(第二卷)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1992
 
  15、《何新政治经济论文集》(内部发行)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3
 
  16、《论何新》(内部发行)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3
 
  17、《何新政治经济论集》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1995
 
  18、《中华复兴与世界未来》(上下卷)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6
 
  19、《培根人生随笔》 人民日报出版社 1996
 
  20、《为中国声辩》 山东友谊出版社 1997
 
  21、危机与反思》(上下卷)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97
 
  22、《诸神的起源》(新版) 光明日报出版社 1997
 
  23、《孤独与挑战》 山东友谊出版社 1998
 
  24、《大易新解》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0
 
  25、《思考—我的哲学与宗教观》(第一卷) 时事出版社 2001
 
  26、《思考—新国家主义的经济观》(第二卷) 时事出版社 2001
 
  27、《艺术分析与美学思辨》 时事出版社 2001
 
  28、《何新古经新解》(七卷)时事出版社 2001
 
  29、《培根人生论》 国际友谊出版社 2002
 
  30、《培根人生论》 陕西师大出版社 2002
 
  31、《美学分析》 中国民族摄影出版社 2002
 
  32、《论中国历史与国民意识》 时事出版社 2002
 
  33、《世界战略形势的最新观察》 时事出版社 2002
 
  34、《论政治国家主义 时事出版社》 2003
 
  35、《圣与雄》 金城出版社 2003
 
  36、《何新集(第二版)》 时事出版社 2003
 
  37、《风·华夏上古情诗》 时事出版社 2003
 
  38、《孔子论人生·论语新解》 时事出版社 2003
 
  39、《谈龙说凤》 时事出版社 2004
 
  40、《培根人生论》 时事出版社 2004
 
  41、《泛演化逻辑引论》 时事出版社 2005
 
  42、Democrcy and Socialism the Eyes of A chinese Scholar
 
  Form NEW STARPUBLISHERS 1990
 
  43、《中华的复兴》(韩文版) 韩国东文堂 1999
 
  44、《诸神的起源》(日文版)日本东京树花舍1998 (韩文版) 韩国东文堂 1990
 
  45、《新战略论·何新战略思想库》(三卷)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9
 
  46、《龙:神话与真相》(第二版)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
 
  47、《大易通解》 澳门出版社 2000
 
  48、《反思与挑战》 台湾时代风云出版社 1988
 
  49、《巨谜的揭破》 台湾时代风云出版社 1988
 
  50、《致中南海密札》 香港明镜出版社 1997
 
  51、《何新画集》 亚洲画廊 1992
 
  52、《我的哲学思考:方法与逻辑》 时事出版社 2008
 
  53、《何新国学经典新考丛书》 中国民主与法制出版社 2008
 
  54、《何新论金融危机与中国经济》 华龄出版社 2008
 
  55、哲学思考 (上、下册) 时事出版社 2010
 
  56、反主流经济学 (上、下册) 时事出版社 2010何新研究
 
  57 《何新批判》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9
 
  58 《论何新》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1991
 
  59 《中国高层智囊》 陕西师大出版社 2002
 
  60 《中国高层文胆》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7
 
  61 《何新看中国经济》东方出版社 2010年12月

Tags: 何新

分类:财经证券 | 固定链接 | 禁止评论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7020

三年困难时期中国粮食进口实情

[导读]1961年共进口粮食580多万吨,净进口440万吨以上,其中小麦进口388万吨,占当年世界小麦进口总量的12.3%。按当时人均一年360斤口粮标准计算,这批进口粮食,维系了超过2400万人一年的口粮。

 

转播到腾讯微博
困难1961:进口粮食可供2400万人吃一年

 

原载《百年潮》杂志

长期以来,社会上广为流传一些关于三年困难时期粮食问题的说法,比如为了“面子”,中国不仅不向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求助,反而是勒紧裤腰带还债;为了工业化,漠视生命,坚持增持黄金、外汇储备。现在看来,这些说法是不准确的,有必要澄清。从新中国成立到1960年,中国一直是粮食净出口国。三年困难时期,为了缓解“大跃进”后的粮食短缺,以1961年为转折点,中国领导人作出了大规模进口粮食的决策。决心之大,突破禁区之多,成效之显著,前所未有。粮食进口直接抢救了人民的生命,缓和了国家和农民的关系,也对外贸产生了深远影响。

粮食由出口到进口的转变

20世纪50年代初至1960年,中国一直对外净出口粮食。新中国成立后,在全国逐步实行了土地改革,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业互助合作,大规模兴修水利、减轻农民负担,促进了粮食产量的增加。不仅改变了国民党统治时期沿海城市吃进口粮的局面,实现了粮食自给。而且通过统购统销,国家掌握了必要数量的粮食,通过组织大量粮食出口,进口国外先进技术、机器设备和工业原料,加快推进了工业化进程。1950—1960年,每年净出口粮食230万吨左右。

在大多数年份这种粮食出口无疑是健康的,因为它加速了国家的工业化进程。然而,从1958年起,受“浮夸风”影响,粮食产量被严重高估,1959、1960两年超越国家的承受能力,出口了过多的粮食。1960年上半年,国内粮食短缺的困难已很突出,但是,由于当时的政治高压,农村灾情的上报严重滞后,1960年,国家粮食净出口达250万吨以上,加重了灾情。

国家采取了多种紧急救荒手段,比如全国实行“低标准,瓜菜代”,进行大规模的粮食调运,搞季节性调剂。但上述办法都没有从根本上缓解粮食供应的紧张局面。1960年以后,“交通沿线的国家粮食库存越挖越空,调度也越来越困难。大中城市基本上是调入一点销售一点,随时都有脱销的危险”。更为严重的是,到1960年下半年,农村大面积饥馑暴露出来后,各级政府已不可能再从农村征到足够多的粮食来供应城市居民的口粮,饥馑由农村向城市蔓延,连一向十分有保障的城市机关干部的生存也受到威胁。

很明显,在1960 年底,国内粮食潜力已挖到尽头。进口粮食,成为缓和国内粮食短缺的必然举措。

但是,受“左”的思想影响,吃进口粮在当时是个禁区,进口粮食还需要突破这个思想束缚。紧要关头,国家领导人把人民生命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毅然作出进口粮食的重大决策。

进口粮食的决策进行得十分迅速,显示了国家要在短期内扭转局面的决心。1960年底,陈云经过考察,提出了进口粮食的意见。根据陈云的意见,1960 年11 月29 日,李先念给毛泽东、周恩来等写信, 正式提出进口粮食的建议。李先念在信中说:“面临着明年春荒的困难,必须坚决克服这个困难。克服这个临时困难的办法,除中央一系列方针政策之外,考虑进口12亿斤粮食或者更多一些的粮食是必要的。拿到这批刀口上的粮食, 对争取国内粮食局势的基本稳定,渡过灾荒大有好处。”李先念在信的末尾提出:“以上意见,如果同意,要立即着手办理进口;太迟了, 运输来不及,就不能及时起到作用。”周恩来于12 月5 日批示:“已告先念同志照办。”毛泽东于12 月12 日晨批示:“退先念同志。完全同意。能进口二十亿斤,更好。”

进口粮食计划的规模迅速扩大。1960 年12月底, 周恩来、陈云、李先念商议, 进口150 万吨粮食。1961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在广州会议上正式作出了1961年进口粮食500万吨、翌年进口350万吨至400万吨的决定。

进口粮食重大决策的提出,以及进口规模之大,表明国家已完全从“浮夸风”的迷误中走出来,把抢救人民生命放在首位。同时,粮食对外贸易的政策,由过去为加快工业化而出口粮食,转变到为了救荒而进口粮食,这一急剧转变,显示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灵活性。

 

进口粮食决策的实施

对于粮食进口,中央下了很大决心,不仅向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西方主要粮食生产过剩的国家求购粮食,还通过第三国转口美国粮食,并主动向苏联提出购买粮食的要求。这在当时中美处于敌对关系、中苏关系恶化的背景下,实属不易。

粮食进口计划得到了高效率的执行。由于内地各专业外贸公司均缺乏从西方市场大量进口粮食的经验。国家委托与外商联系密切的中资企业香港华润公司操办粮食进口。华润公司与澳大利亚驻港商务专员孟席斯和加拿大驻港商务专员弗来泽等来往已久,因此,粮食进口谈判进展顺利。第一份合同是1960年秋交会期间由华润公司与访港的澳大利亚小麦局局长签订的。1961年2月,第一船进口粮食从澳大利亚运到天津新港,离毛泽东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公开表态赞同进口粮食仅一个多月时间。

当时大多数西方国家对我国实施军火以及战略物资的禁运, 并不包括粮食这类生活必需品。由于面临粮食过剩的现实问题,西方粮食出口国虽然“有时受政治的干扰,但是商业最终还是战胜了道义上的顾忌”,积极向中国出口粮食。1961年我国进口的粮食主要来自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阿根廷、联邦德国、意大利等国。中国紧急粮食进口计划的实施,得到这些国家粮食出口机构乃至政府的破例合作。比如,当我国初次从加拿大进口粮食时,两国尚未建立外交关系。依据加拿大法规,官方特许的银行不得向尚未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提供出口商业信用。然而,加拿大小麦委员会成功地说服了加拿大政府,破例同意加拿大有关银行为我国第一批小麦进口提供了短期出口信贷。我国从澳大利亚进口的小麦也争取到了较为优惠的条件。

美国是世界粮食市场的最大供应国,报价也较低。早在1961年初,中国政府就考虑了从美国进口粮食的可能性。1961 年1 月肯尼迪就任美国总统后,也曾表示,可以考虑基于人道主义原则,向中国出口粮食。但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中国最终没有直接从美国进口粮食。但是,1961年上半年,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放出卖粮食不能迟期付款的空气,可能还要涨价”。陈云考虑到国家宝贵的外汇应当发挥最大的作用,在1961年8月的庐山中央工作会议上,向毛泽东提出,可否通过当时同中国关系比较密切的法国转口购买美国粮食,毛泽东表示可以。不久后,美国粮食也通过转口进入中国。

1961年,中国还曾主动向苏联提出进口粮食的要求。有论者提出,当时中国出于“争气”、“面子”等因素,有意不从苏联进口粮食。这种看法是不准确的。8月22日,周恩来会见苏联外贸部副部长米库金时询问:“苏联能不能卖给我们粮食,采取我们向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资本主义国家进口粮食的办法。因为今年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都发生旱灾,明年我们需要进口的粮食数量和今年可能差不多,但是也许不可能从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进口那样多数量的粮食,如果苏联能卖给我们粮食,我们提出一个办法,请苏联政府研究。数量是200万吨,包括黑麦、小麦、大麦等,主要是黑麦。”苏方经过研究,于10月由科兹洛夫在平壤通知邓小平,由于苏联的粮食也很困难,无力向中国出口粮食。苏联的理由属实,中国驻苏使馆商参处曾向中央报告:“由于苏联国内粮食消费增长很快,粮食收支平衡困难,1961年已压缩对资出口,而东欧某些国家曾要求苏联增加进口,也被拒绝。”

尽管中国没有能够从苏联进口到粮食,但还是以“借用”方式从苏联周转到粮食应急。1961年,苏联两次主动提出对中国的粮食援助方案。一次是1961 年2月27日,赫鲁晓夫致信毛泽东,提议1961年8月底前,以借用方式,向中国提供100万吨谷物和50万吨古巴糖。中国决定把100万吨粮食作为备用,接受50万吨糖。后来由于中国顺利地进口到粮食,100万吨备用粮食最终没有使用。另一次是苏联提出借与中国30万吨粮食渡荒,中国予以接受。

当时,苏联对华态度也较为友好。据中国贸易代表团汇报:“赫鲁晓夫主动提出对我1960年的欠账和借给我50万吨粗糖都不计利息……这种不平常的谦让和客气是11年来中苏贸易往来中所未曾有过的。”出现以上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1960年,苏联与西方的冷战加剧,苏方暂时有求于中国;而“大跃进”运动的重挫,也令中国的对苏政策趋于务实。所以,1960 年底的莫斯科81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会议后,中苏两党关系有所缓和。双方都不愿意让关系完全破裂,还试图极力维持双方的贸易关系。

中国的灾情,逐步为国际社会所了解。于是,陆续有一些国家提出向中国提供不同形式的粮食援助。中国努力致力于按照世界市场一般规则进口粮食,但对国际援助特别是西方的援助持谨慎态度。1961年1月26日,中国外交部对驻外使馆发出指示,“如有人将贸易和长期付款,联系‘救济’、‘援助’,可予拒绝。”

中国在1961年唯一接受的国际无偿粮食援助来自蒙古国。这也是三年困难时期,中国唯一正式接受的外国无偿援助。外贸部部长叶季壮在外贸部党组会议上透露:蒙古国主动提出要无偿援助我小麦1万吨,面粉6千吨、牛羊肉1千吨。据周恩来介绍,对于蒙古国援助的粮食,中国想以贸易支付方式偿还,蒙古国没有同意,说过去中国也无偿援助过他们。

1961年,美国肯尼迪政府曾设想以民间方式捐赠粮食,被中国拒绝。对其他来自西方国家的粮食援助,中国也持类似的立场。

中国拒绝西方国家的粮食援助,无疑存在政治方面的动机,但也不尽如此。考虑到一个曾经饱受西方列强欺凌,并且仍然处于十分落后状态的国家,必然有着超乎寻常的自尊感受。因此作出那样的决定未必是正确的,却是可以理解的。

进口粮食所需外汇的筹措

国家在1961年合计购买了580多万吨粮食,需4亿美元的外汇,加上购买古巴糖约需1亿美元,合计约需5亿美元,占当年国家进口总额三成多。而1960年的国家外汇储备仅1.02亿美元。在此之前,中国是出口粮食换取外汇的,一出一进,外汇紧张状况顿显。国家通过多渠道开源节流的办法筹措外汇,以支持粮食进口。

1、出售黄金白银和延期付款

为了筹措外汇,支持粮食进口,国家大量出售黄金和白银。1960年12月,中央计划,“除已批准出售白银8000万两值7200万美元以外,还要出售黄金40万两和白银6000万两共值6800万美元。以上收支相抵,还差5000万美元,需要以金银和物资出口相抵或者减少入口求得平衡”。1961年1月,中央进一步决定,由原计划出口“黄金41万两,再增加40万两,共出口81万两”。统计显示,中国的黄金储备由1959年的400万盎司,下降到1962年的300万盎司。1961年1月19日,陈云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讲话时透露,为了进口粮食“人民银行把存的首饰银器等等交到冶炼厂炼成银块出口,还拿了相当大量的黄金出口”。此外,为了集中使用外汇于粮食进口,中央认为原来的地方外汇分成办法很难执行了,决定“暂时停止(地方外汇)分成”,1961年把拨付地方的外汇减少到2000万美元。

1961年,中国政府还利用延期付款的方式来进口粮食。一般是40%现款,60%延期付款一至两年,有的延期付款部分达到75%。延期付款虽然要支付利息,但为国家短期内进口大量粮食救急创造了条件。

2、减少工业设备进口

为了平衡对外贸易,把有限的外汇用在进口粮食方面,中国政府不仅主动把高速行进的工业化列车停驶甚至倒退,坚决减少粮食以外的物资进口,而且绝没有为了“面子”而勒紧裤腰带还债。

面对严重粮食危机,在1960年12月30日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一吃饭,二市场,三建设”的工作方针。据此,外贸部门确定了“吃饭第一”的进口规划。

为保证粮食优先进口,1961年2月,中央规定了如下进口次序:“第一,粮食;第二,化肥、农药、药品、油脂;第三,用于加工成品出口的原料和化工材料;第四,政治照顾性的物资;第五,橡胶、石油、铜、铝、钢材、尖端技术和国防所需器材、工业设备。”3月8日,外贸部进一步明确规定:当年只订购前三类进口物资,对四、五类暂停进口。

同时,国家断然决定停止原定出口粮食和其他农副产品给苏联、东欧的计划,撤销从这些国家的工业设备的预订货,不惜为此承受巨大政治压力。

1960年12月,中央决定:“对苏联的出口额,由1960年的预计31.9亿卢布,减为22.2亿卢布。粮、棉、油等主要农副产品基本不给。但是日用工业品和矿产品大体照旧。这样做可以减少政治上的被动。”对东欧的欠账,粮、油也予以缓还。

由于停止对苏联、东欧国家的主要农副产品供应,为减少对苏、东的欠账,国家大量撤销与这些国家的已订工业设备的进口合同。力度是非常大的,“成套设备和工业器材,1960年进口预计为53.8亿元,1961年减为25.8亿元”。

中国大量撤销从苏、东已订工业设备,不可避免地对这些国家的经济造成不利影响。为此,1961年3月8日,周恩来亲自接见各社会主义国家的驻华使节,介绍中国国内的情况,寻求各国谅解:“由于持续两年的自然灾害,去年对苏欠交11亿旧卢布,对东欧国家欠交4.2亿旧卢布,今年不能全部归还,要逐年归还。由于农业减产,农产品不能出口,由于使用了大量人力做救灾工作,矿产品因人力不足和运输困难,也要减少出口,今年贸易额不得不大大下降。由于出口的减少,进口也要有相应的减少。今年减少出口、减少进口、欠账推迟归还,这是我们对兄弟国家最大的要求,也就是对我们战胜灾荒最大的帮助。如果各兄弟国家能满足我们的要求,我们就非常感谢。”

总体上,苏、东多数国家对中方的要求表示理解。据1961年12月26日的《外贸通报》,“只有德、捷两国对华态度特别坏。民主德国派其政治局委员马特恩来我国板起面孔向我要债,经过周恩来严肃批驳了马特恩的无理要求,德方始有所收敛”。

“吃饭第一”的进口方针得到有效落实。据统计,生活资料在进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由1960年的4.6%,猛升至1961年的38.1%;生产资料的比重由1960年的95.4%,降为61.9%。

3、努力扩大出口

上述办法都属于应急之策,根本的办法还在于扩大出口。正如李先念所指出的“为了保粮食,一定要把一切可以挤出来的东西出口,或者用于出口工业品的生产”。

当时的出口局面是不容乐观的,为了增加出口,平衡进口粮食所带来的外汇收支逆差,国家采取了以下措施:

首先,加强对出口工作的领导。1961年初,中央要求,“中央各有关部门要指定一位副部长负责组织对外贸易货源的工作,切实做到按时间、按品种、按数量、按质量地完成出口供货计划”。

其次,减少一些农副、土特产品和服装的消费,把这些产品尽可能地用于出口。我国的工业品在国际市场上打开销路不容易,农副产品则不同,销路有保证。1961年,国家硬是从牙缝里挤出3.09亿元的农副产品出口。国家还通过减少居民服装消费来支持粮食进口。通过每人再减少一尺布,国家又筹集了可进口10亿斤粮食的外汇。

第三,扩大“以进养出”(即今天的“来料加工”)的规模。这类商品在1960年约为9亿元,1961年增加到13.4亿元,增加近4.4亿元,增幅近50%。

经过艰苦的努力,外贸出口成绩显著,超额完成了任务。1961年,中国没有因大量粮食进口而出现贸易赤字,相反,当年实现贸易顺差0.4亿美元。

 

进口粮食的意义

据统计,1961年中国共进口粮食580多万吨,净进口440万吨以上,其中小麦进口388万吨,占当年世界小麦进口总量的12.3%。

这批进口粮食直接抢救了人民群众的生命。正如李先念所指出的:“(这批粮食)用在刀口上,避免了京、津、沪、辽和重灾区粮食脱销的危险。”而且,“完全用于弥补国内粮食收支缺口”。因此,可以认为这批进口粮食实际上全部是救命粮。按当时大致人均一年360斤的口粮标准计算,这批进口粮食,维系了超过2400万人一年的口粮。

粮食进口还缓和了国家同农民的关系。如果没有这批进口粮食,国家为了保城市,势必要增加从已经普遍出现严重饥馑的农村征粮,那样后果不堪设想。进口粮食对于减轻农民负担,调整国家同农民的关系,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1961年7月1日到1962年6月30日这一个粮食年度,共进口粮食117亿斤。同期,征购粮食的实际数是679亿斤(贸易粮,下同),比庐山会议确定的当年计划征购数717.5亿斤减少38.5亿斤,比上一个年度实际征购数837亿斤,减少158亿斤,折合原粮190亿斤,全国平均每个农民少缴售30多斤粮食,相当于每人一个月的口粮。

1961年的粮食主要是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口,这有力促进了中国与部分西方国家的贸易往来。在与西方的粮食贸易中,中国领导人很快意识到粮食进口在政治上和经济上有诸多好处,特别是有利于打破美国(以及后来苏联)对中国的封锁孤立。因此,中国政府决定把购买粮食与中国商品进入西方市场挂钩,以进口粮食为契机,促进与加拿大等重要西方国家的贸易关系,重返世界市场。经过努力,到1965年,中国内地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进出口额在全国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已经由1957年的17.9%上升到52.8%。这对于在中苏关系破裂后,中国保持对外经济联系具有重大意义。

分类:财经证券 | 固定链接 | 禁止评论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3087

[导读]陈立夫认为,孔、宋两人都因冀很能干,结果冀为共产党在我方财政方面做设计工作。他专门替孔、宋出坏主意,都是损害国家和损害政府信用的坏主意。

 

 

转播到腾讯微博
冀朝鼎:为国民党出馊主意的中共经济学家

 

资料图:冀朝鼎

到国民政府统治末期,冀朝鼎参与了号称世界最大币改的金圆券改革。按照设计,国民政府用金圆券强制收兑法币、特别是金银及外币。“与民争利”达到了疯狂的地步。

著名美国学者费正清后来分析说,当时最反共的城市上层中产阶级,手中剩下的少许余财被束缚在金圆券上,平民百姓对国民党事业的最后一点支持,也同金圆券一样化为乌有。

原载《瞭望东方周刊》

1939年底,中国环球进出口公司负责人陈光甫,在纽约的一家中餐馆面试了一名36岁的应聘者。

环球公司是国民党政府专为促进中美贸易设立的国营企业,陈光甫则是拥有中将军衔的国民政府大本营贸易委员会主任委员。

陈光甫后来在回忆录中说,他觉得这个应聘者英语很好,可以成为他的秘书。

应聘者冀朝鼎,此时已在美国学界小有名气。他从清华毕业后赴美,先后在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名校就读,并获法学博士和经济学博士。

冀朝鼎的经济学博士论文《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给他带来了巨大声誉。

李约瑟称赞这本书说:“可能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历史上探索发展变革的最杰出的英文著作。”他后来还邀请冀朝鼎为《中国科学技术史》作序。

蒋介石唯一的私人政治顾问、美国学者拉脱摩尔则评价:“这是一篇具有独创见解、善于独立思考、很有说服力的论述。”

根据陈光甫向友人讲述,美国财政部的官员爱德尔向他介绍了冀朝鼎。爱德尔1935年开始为美国共产党工作。而冀朝鼎早在1927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4年赴美前夕,冀朝鼎曾专门去北京大学拜访了李大钊。这是他第一次和共产党人接触。冀朝鼎后来告诉廖训振,这次见面让他难忘,“畅谈一次,印象很深”。

3年后,左派青年冀朝鼎在布鲁塞尔参加世界反帝大同盟成立大会时加入共产党,成为第一批加入中共的留美学生。后来他曾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并为参加共产国际会议的中共代表邓中夏等做秘书和翻译。

1929年,经周恩来批准,冀朝鼎回到了美国。

也许是组织授意,冀朝鼎结识了美国财政部货币研究室的柯弗兰,并发展他加入了美国共产党。柯弗兰又将冀朝鼎介绍给美国财政部的经济学家,其中包括罗斯福的助手居里和美国财政部长摩根索的助手白劳德。

这些对美国财政政策拥有发言权的学者们很快发现,年轻的冀朝鼎对中国形势的分析判断总是十分可靠,于是将其意见作为自己对华政策的依据。

后来冀朝鼎告诉廖训振,他当时受中共派遣接近美国政府,这些对中国问题的预测和意见就来自延安,当然十分准确。

精明勤奋的冀朝鼎很快就获得了陈光甫的信任,并担任环球公司总务处主任。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国民政府失去了与美国进行贸易的东南亚通道,陈光甫受命回国,冀朝鼎作为他的私人秘书同行。

冀朝鼎从陈光甫这位老练的经济专家那里获益匪浅,他详细了解了一个国家外贸体制的运作机制和特点。但回国后,冀朝鼎还是逐渐脱离了陈光甫,开始接近陈光甫的政敌、财政部长孔祥熙。

冀朝鼎与孔祥熙同是山西人,他的父亲还曾是孔祥熙的老师。冀朝鼎回到重庆后,就住在孔祥熙公馆。和他同住的还有已担任美国使馆经济参赞的爱德尔。他们经常陪孔夫人宋蔼龄打牌,这被陈光甫斥责为“不做工作”。

显然,陈光甫并不了解冀朝鼎的真正工作。

廖训振说,冀朝鼎生前曾告诉他,当时他白天通过美国使馆获得了大量情报,晚上就化装直接找周恩来汇报。冀朝鼎回国后在“平准基金委员会”任职,这个基金会用美国提供的外汇来稳定国民政府货币。冀朝鼎任秘书长,陈光甫任主任。结果由于孔祥熙的推动和美国方面的认可,冀朝鼎最终主导了拥有一亿美元基金的平准基金会。1944年,孔祥熙任命冀朝鼎为中央银行外汇管理委员会主任,并带他参加了创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会议。由于法币与外汇具有密切的关联,领导外汇核心部门的冀朝鼎,开始对国民政府的货币政策具有相当重要的发言权。他逐渐成为国民政府最重要、最信任的经济学家。连他参加革命的弟弟、90年代曾任联合国副秘书长的冀朝铸也说:“大哥是跟国民党走的,我自己则是一心向往革命的。”根据拉脱摩尔的回忆录,蒋介石并非不了解冀朝鼎的马克思主义背景。他解释说,蒋介石设想,抗战结束后中国将依赖美国,因此迫切需要了解资本主义的经济专家。1946年,内战爆发。周恩来在撤回延安前通过邓颖超给冀朝鼎留了一封书信。信上说:兹际时局严重,国运益艰,尤需兄大展才能之时,深望能做更多贡献。冀朝鼎后来告诉廖训振,这封信给他以很大的鼓励和安慰。陈立夫在回忆录中说,抗战期间就知道冀朝鼎和共产党有关系,但是孔祥熙和后来任行政院长的宋子文都很信任冀。廖训振告诉记者,陈立夫负责的中统曾告知孔祥熙,冀朝鼎是共产党。一天凌晨2点,孔祥熙把冀朝鼎叫到住处当面质问,冀朝鼎从容应答:“老伯,我跟随您这么多年,您看我像不像共产党。”孔祥熙沉吟许久,说:“我看不像。”

陈立夫认为,宋子文一直在国外,“中文程度差,平日均用英文。冀朝鼎这个人英文不错,可能投其所好。孔、宋两人都因冀很能干,结果冀为共产党在我方财政方面做设计工作。他专门替孔、宋出坏主意,都是损害国家和损害政府信用的坏主意”。

他举例说,抗战结束后,宋子文主政的财政部提出以200元伪币兑换1元法币。结果国民政府尽收沦陷区的财富,却尽失人心。

陈立夫认为,这些政策是“经过中央会议决定的,竟把我们赶出大陆了。因为那时老百姓对我们失望极了,心想换一个政府看看,或许还有希望,这种心理就帮助了共产党成功。”

后来国民政府发行黄金储蓄券,因财力紧张,宋子文就提出按六折还本。陈立夫一再反对,并提出用第二期增发来全额赎回第一期。

“但蒋公太相信宋了,他总认为宋是财经专家。”宋说没有其他办法就没有其他办法,“从此乃使政府金融信用扫地”。

陈立夫将内战时期国民政府控制通胀失利归罪于冀朝鼎,但他没有提到,冀朝鼎对国民政府金融政策的建议,正是因为切合了执政者的心态才得以施行。

抗战胜利后,民族资本家们纷纷要求拿回被日伪侵占的实业资产,但国民政府以大兴国营事业之名,将接收的庞大敌伪资产改组为一系列全国性或区域性的工业垄断组织,如中国纺织建设公司、中国石油公司等等。官僚资本以国营面目得以形成垄断。

宋子文控制的中国纺织建设公司,接收了112个纺织行业企业;孔祥熙则控制了中国粮食工业公司,几乎完全垄断了粮食市场和面粉市场。

著名民族资本家荣德生上书国民政府:“日本纱厂接收后,全部改成国营,亦是与民争利,以后民营纱厂恐更将不易为也。”

这样,过去由江浙财阀支持的国民政府,一跃而控制国家全部资产的近90%。南京不仅通过战争整合了地方政府和军队,也终于有实力从经济角度去统一割据。

到国民政府统治末期,冀朝鼎参与了号称世界最大币改的金圆券改革。按照设计,国民政府用金圆券强制收兑法币、特别是金银及外币。“与民争利”达到了疯狂的地步。

著名美国学者费正清后来分析说,当时最反共的城市上层中产阶级,手中剩下的少许余财被束缚在金圆券上,平民百姓对国民党事业的最后一点支持,也同金圆券一样化为乌有。

金圆券崩溃之时,冀朝鼎已受山西同乡傅作义邀请飞赴北平,担任华北“剿总”司令部经济处处长。他此行也是专门受中共派遣,意在策反傅作义。后来,傅作义就是在冀家在北京的老宅里决定起义的。

冀朝鼎曾向廖训振讲起北平刚刚和平解放时的一件趣事:当时他还没来得及换装,穿着国民党呢子军装、坐着美军吉普车出门,结果被解放军抓住,以为他是漏网的国民党高级军官。

情况汇报到负责北平地下工作的中共北平市委书记刘仁那里,他立刻让放人。从此,冀朝鼎的共产党身份才正式曝光。

(人民网)

Tags: 冀朝鼎 国民党 经济学家

分类:财经证券 | 固定链接 | 禁止评论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2319

asp问题:Unable to open Registry key 

Temporary volatile Jet DSN for process - Unable to open Registry key [原创 2008-12-20 10:34:27]   
我顶 字号:
Error codes in ASP can drive you crazy sometimes. How do you fix it if you see the error Temporary volatile Jet DSN for process - Unable to open Registry key ?

First, this in general means there is a permission problem getting to the database. Usually this happens when you do a security patch on your server, reboot your server, or install firewall software. All of these things can cause your web user to lose permission to access the critical files.

So first, check the basics. Make sure that IUSR has write permission to both the directory holding the database file and to any temp directories being used. Make sure that the DSN connection string is actually pointed at the diretory you are working on!

Even if you thought these were set properly, a reboot or a security upgrade might have unset them. Check again.

Next, look into any other security blocks that may have been added. Have you added any antivirus or firewall software recently? Try turning it off and see if that helps. If it does, turn the software back on and then go into its configuration, and allow access to the directories in question.
-----------------------
1.错误信息(错误信息我不用翻译成中文了把,呵呵,大家谅解)
Microsoft OLE DB Provider for ODBC Drivers error '80004005'
[Microsoft][ODBC Microsoft Access 97 Driver] The Microsoft Jet database
engine cannot open the file '(unknown)'. It is already opened exclusively
by another user, or you need permission to view its data.
原因:
这个错误发生在当IIS使用匿名帐号(通常是IUSR)时,该帐号在NT中对数据库所在的目录
没有正确的权限.(这就是为什么在Win95和PWS下没问题,因为win95根本就没有目录权限这一说)
检查文件和目录的权限. 确定你能够在该目录中有能够新建和删除临时文件的权限。
这些临时文件其实是数据库建立在同一个目录下的文件, 但是要注意的是,有可能这些文件
也可能建立在别的目录,例如 /Winnt.
使用NT的文件监视程序监视文件失败时到底是访问了什么目录。
这个NT的文件监视程序可以在这个地方下载http://www.sysinternals.com.
如果你对数据库使用了一个网络地址,例如映射地址,就要检查一下共享文件和目录的权限,
还要检查一下数据源文件(DSN)是否被别的程序标志成为正在使用中,
这些别的程序一般是Visual InterDev,关闭任何一个InterDev中的正打开和数据库连接的项目。
这个错误还可能发生在这种情况:如果在DSN中使用了一个UNC路径(就是通用命名协议),请改用
本地路径进行测试,因为如果对本地数据库使用UNC也可能出错。
还可能发生在这种情况,如果服务器要访问Access中的一个表,而这个表却联接在一个网络服务器上。
2.错误信息:
Microsoft OLE DB Provider for ODBC Drivers error '80004005'
[Microsoft][ODBC Microsoft Access 97 Driver] Couldn't use '(unknown)'; file
already in use.
原因:
多人使用时数据库被锁定。
3.错误信息:
Microsoft OLE DB Provider for ODBC Drivers error '80004005'
[Microsoft][ODBC Driver Manager] Data source name not found and no default
driver specified.
原因:
最可能的原因是ConnectString是一个在global.asa中初始化的Session变量,但是global.asa
却没有正常工作。解决办法是,检查赋值时是否正确:(在你的asp中加入下面的代码)
<%= "'auth_user' is " & request.servervariables("auth_user")%>
<P>
<%= "'auth_type' is " & request.servervariables("auth_type")%>
<P>
<%= "connection string is " & session("your_connectionstring")%>
<P>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你在你的ConnectString中加入了多余的空格,例如
DSN = MyDSN; Database = Pubs;
试试改成下面这个样子:
DSN=MyDSN;Database=Pubs;
如果是global.asa还没有工作,检查该文件是否在运用程序的根目录中,或者是虚拟目录的根目录中。
还有可能错误出现的原因是DSN名称没找着,这可以采用我提供的id=36767的办法解决。
最后是检查是否安装了最新的驱动程序,既是否是最新的MDAC版本。
4.错误信息
Microsoft OLE DB Provider for ODBC Drivers error '80004005'
[Microsoft][ODBC Driver Manager] Data source name not ??
原因:
这个错误有可能是出现在你的计算机上软件安装(或则反安装)的顺序上。
如果ODBC的版本不一致的话,就会发生该错误。
解决办法是安装最新版本的MDAC
5.错误信息:
Microsoft OLE DB Provider for ODBC Drivers error '80004005'
[Microsoft][ODBC Access 97 ODBC driver Driver]General error Unable to open
registry key 'DriverId'.
原因:
这个错误发生在爱从注册表中读取数值的时候。 使用regedit32.exe检查你的注册表的权限。
你也可以使用NT中的注册表监视程序(NTRegMon)来看读取失败信息。该程序到这找:http://www.sysinternals.com
6.错误信息:
Microsoft OLE DB Provider for ODBC Drivers error '80004005'
[Microsoft][ODBC SQL Server Driver][dbnmpntw]ConnectionOpen (CreateFile()).
原因:
两个原因:当一个数据库中包含有分别在不用机器上的许可关系时,
这也可能发生在同一台机器上,当你给一个关系设置了UNC路径,而另一个关系却是本地路径。
错误原因是:
当用户使用IIS匿名帐号登录后,对本地这台机器而言他是有权的,但是对于一个UNC路径的机器,
另外这台机器是不会认为你当前匿名登录的帐号在它那上面也是合法的。
这样它就不允许你访问它上面的资源,导致错误。
两个解决办法:
1。在IIS工具中,改变IIS匿名帐号成另外一个基于域的帐号。(也就是不使用匿名登录)
2。或则在那台你要访问资源的机器上也创建一个和当前匿名帐号同样的帐号,使用同样的密码。
7.错误信息
Microsoft OLE DB Provider for ODBC Drivers error '80004005' Microsoft][ODBC
Microsoft SQL Driver] Logon Failed()
原因:
该错误是由SQL Server产生的,当它不接受或则不能够认识这个登录帐号的时候,或者没有使用管理员身份登录,
也可能是在NT中没有SQL影射帐号造成的。
使用系统管理员帐号(SA)登录,一般密码应该为空.注意,这时必须使用CoonectString而不能够使用DSN文件。
因为DSN中没有保存用户名和密码。
检查NT是否给SQL映射了帐号。
8.错误信息
Microsoft OLE DB Provider for ODBC Drivers error '80004005'
[Microsoft][ODBC SQL Server Driver][SQL Server] Login failed- User: Reason:
Not defined as a valid user of a trusted SQL Server connection.
原因:
原因同上。
试试这个办法:在SQL Server的Enterprise Manager中,选择Server/SQL Server/Configure[ASCII
133]/Security Options/Standard.
如果是运行在IIS4中,取消选择该项目的Password Synchronization选项。
9.错误信息
Microsoft OLE DB Provider for ODBC Drivers error '80004005'
[Microsoft][ODBC Microsoft Access 97 Driver] Couldn't lock file.
原因:
也许是没有正确的权限生成Access数据库的锁定文件(.ldb)
默认时,该文件和你的数据库是同一个目录的。
给匿名帐号全权访问数据库共享目录的权限。
有时是因为文件是因为共享时有意使用了只读的权限限制。试试使用下面的代码。
Set Conn = Server.CreateObject("ADODB.Connection")
Conn.Mode = adModeShareDenyWrite '8
10.错误信息
Microsoft OLE DB Provider for ODBC Drivers error '80004005'
[Microsoft][ODBC Microsoft Access 97 Driver] '(unknown)' isn't a valid
path. Make sure that the path name is spelled correctly and that you are
connected to the server on which the file resides.
原因:
路径非法。最可能发生在当Global.asa和CoonecntString被使用到另外一台机器上的时候。
11.错误信息
Microsoft OLE DB Provider for ODBC Drivers error '80004005'
[Microsoft][ODBC SQL Server Driver][SQL Server] The query and the views in
it exceed the limit of 16 tables.
原因:
查询太复杂了,对查询有限制。
12.错误信息:
Microsoft OLE DB Provider for ODBC Drivers error '80004005'
[Microsoft][ODBC SQL Server Driver][DBMSSOCN] General network error. Check
your network document
原因:
当装有SQL Server的机器改名的时候。但是DSN还使用了原来的机器名。
来源: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8136589.html
分类:特色软件 | 固定链接 | 禁止评论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3451
 
扫码领红包!领到大红包的小伙伴赶紧使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