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地方文史预览模式: 普通 | 列表
 
史禄因开凿灵渠而青史留名,他与梅州产生关联,是因为两千多年前那场“秦定五岭”的战争。《方舆纪要》云:始皇伐百越,命史禄转饷,留家揭岭。明欧大任《百越先贤志》卷一写道:秦平定南越后,在岭南置南海、桂林、象郡,“并命史禄”留任“揭岭长”。 秦制,令、长为县级行政单位的主官(据《汉书》载,秦县万户以上为令,不满为长,下设丞、尉协助令、长处理公务)。揭岭长管治的地方即后来的揭阳县,其范围包括现在的梅州大部和潮汕地区。而五华华城狮雄山秦汉城址的考古发现,则使史禄“转饷”揭岭的历史,更加清晰地展示在众人眼前。
2011年,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尚杰主持并全程参与了狮雄山秦汉城址的第5次考古工作。他认为,出土的封泥“定楬丞印”“定楬之印”和其他的相关信息,说明这里很可能是一处名叫“定楬”的县城,就像秦汉时期所常见的一样,由漕仓转变而来。而“楬”通“揭”, “定楬”有“平定揭岭”之意。关键信息“漕仓”和“平定揭岭”,跟史禄运送军用物资的“转饷”和出任的“揭岭长”相关联,也与著名建筑考古学家、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杨鸿勋的判断一致:狮雄山遗址先是军事要地,而后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事实上,这也符合秦定五岭的历史进程。另外,狮雄山离五岭之一的揭岭并不远,据《丰顺县志》,揭岭即是飞泉岭,在丰顺县和五华县交界的鸿图嶂附近,今有“揭岭飞泉”风景名胜——饶宗颐的弟子郭伟川先生甚至认为,根据饶先生的述著推断,狮雄山也是广义的揭岭的一部分。
因为陆路交通不便,古代的物资转运,一般选择水运(漕运)来完成,水运无法达到的地方,则选择陆运。从这点看,狮雄山城址之前为漕仓也不奇怪。为何?从其地理位置来分析,狮雄山西越岐岭为东江谷地,通过东江可以到达当时的南海郡郡治番禺(今广州);东南越过揭岭为潮汕平原,通过榕江水系的榕江南河和榕江北河,可以深入到潮汕腹地;东北与现今兴宁市接壤,该地有粤东面积最大的兴宁盆地,船行的话可以沟通五华河、琴江、宁江等梅江水系,利于梅州地区物资的筹集和转运。也就是说,梅州和潮汕平原的粮食等物资,通过史禄掌控的狮雄山这个“物流中心”,源源不断地给前线的秦军提供补给。
在这个过程中,地势平坦、物产丰富的潮汕平原,所起的“转饷”作用更为突出。秦军越过揭岭到达潮汕平原,也有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作为依据——就在现在,揭岭之下的丰顺县境内,有多条小路可以到达五华县境。《方舆纪要一统志》云:“古蓝田隘,一名石硿飞泉径,置石马营,自秦汉迄隋,为南北通道所必经,谓即秦戍守五岭之最南关隘,是陈洪所居,于隘内之八乡贵人村,实扼南北通衢也。贵人山(即揭岭)高四千余尺,跨揭阳(今丰顺)、五华两县界,亘百里。”此外,《揭阳县文物工作大事记》载:1940年,揭阳(今揭西)河婆内森乡建小学,出土了一批青铜剑、刀、矛……其中二柄刀(戈)上铸有“秦”字铭文……可能为一处戍守岭南的秦军墓葬。“1984年冬,丰顺汤坑镇附城内岭村李子立等人在虎头岽开輋时,发现墓葬物青铜剑一把,与揭西出土的一致,经鉴定为秦朝时期器物。按照秦军的惯例,刀剑等武器作为重要的军事装备,不能作为普通士兵的陪葬品,因此,埋葬在此处的秦军应该达到一定的级别。也就是说,秦军扼守揭岭,在山下,应有成建制的军队分兵驻守:一在揭西河婆内森乡周围,一在丰顺汤坑虎头山附近。非常值得关注的是,此两处地方,分别处在榕江南河和榕江北河的旁边,而丰顺汤坑虎头山离榕江北河最近处不到百米距离,附近也发现了可能是秦汉时期的古码头遗址。榕江的两条支流缓缓流经潮汕平原,成为通往潮汕的绝佳航运水道:平时运送物资,战时运送兵马,其作用相当于秦朝”高速公路“秦直道。我们相信,揭西河婆处于莲花山脉的断裂地带,溯流而上可以到达陆丰、五华一带。守住天然的峡谷,可以保护狮雄山城址和龙川县的安全。也许,秦军在此更多的显现出军事战略目的。
潮汕平原阳光充足,雨量丰富,温暖湿润而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就在现在,丰顺民间仍然有“盲(未)到揭阳,先食揭阳米”的说法。但对于生活在中原地区的秦军来说,南越地高温,潮湿,遍地爬虫,让他们非常不适应。尤其是瘴疠,更是成为秦军的噩梦,这也是他们戍守在高处的揭岭和狮雄山的原因。环境气候的因素,过高的死亡率,越人不屈不挠的战斗,也使得秦军征服五岭的进程变得困难重重。《淮南子人间训》载:秦始皇派遣“尉屠雎发卒五十万为五军……三年不解甲驰弩,使监禄无以转饷;又以卒凿渠而通粮道……而夜攻秦人,大破之,杀尉屠雎,伏尸流血数十万,乃发适戍以备之。”秦军士兵死亡几十万,就连主帅屠雎也死于越人之手,迫使秦始皇增派军队来应对。战事的延续,“转饷”的艰难,也使得史禄就如前文所说的“留家揭岭”。而在秦军平定南越后,熟悉情况的他留任揭岭长,也就不难理解了。(刘子阳)

Tags: 五华狮雄山秦朝史禄转饷之地

分类:地方文史 | 固定链接 | 评论: 0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951

 兴宁知县祝枝山:一本正经岭南行(下)

梅州网  www.meizhou.cn  2019-01-22 11:52   来源: 梅州日报
[报料热线] 2301111 13411225588 [报错有奖] 2278888
  ●郑海涛
  在粤五载余,是祝枝山人生中最为“一本正经”的年代。上期讲到,他由粤北进出广东,往返于广州-惠州-兴宁,其中,他在广州安家会友,在惠州逗留时间短,在河源觅得知音即河源知县郑自修(郑敬道)。接下来,继续探寻祝枝山在粤东的行踪——
  (续上期)
  其四,龙川和长乐山中跋涉。
  从兴宁县城西侧流过的宁江河属于韩江水系,不通东江和珠江,所以祝枝山从河源溯流而上,过龙川县佗城,再到老隆就必须弃舟登陆,步行穿越龙川、长乐(今五华县)的丘陵山地,而后进入粤东北最大的山间盆地——兴宁盆地(宁江平原,约300平方公里)。《正德兴宁志》第一卷描绘了兴宁地貌:“属邑皆山,由河源以东迤逦龙川、长乐,重峦叠嶂,鸟道缠互。逮入县境,划然旷望,群岫遥列,周匝如堵,中铺沃壤,夷若展掌,形观殊美。”祝文《兴宁水记》又云:“兴宁小邑……四郊皆平畴,千山锁合,民稼环堵,中水出山。”
  在龙川渡口,祝枝山于舟中夜作《将归行》:“老龙渡头秋欲归,炎州霜轻叶不飞……自余之来日三北,燕吴万里稀消息……鸳鸯相望怀慈乌,又况岭南多鹧鸪。” “老龙渡头秋欲归”中的老龙,即龙川县老隆镇,明代洪武年间开埠兴起,万历七年(1579年)《龙川县志》载:“老龙渡,邑之东二十里宁仁都,民私置。”一种说法是清朝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老龙改称老隆。明清以来,东江两岸渡口林立,大部分属民间修建,即“民私置”,一部分为官渡。后半句“炎州霜轻叶不飞”,以炎州指代南方,虽然秋天来临,但龙川仍然枝叶繁茂,不似北方已黄叶飘零。
  正德十一年(1516年)丙子夏秋,祝诗《龙川山中早行》曰:“……朝云山腰生,我在云中行。只恐云载我,飞上白玉京。世尘邈已隔,天鸡犹未鸣。须臾微风发,东极金乌升。”此诗应是移植了苏轼《游罗浮山示儿子过》诗句“人间有此白玉京,罗浮见日鸡一鸣”的意境。在春天,祝枝山也曾路过龙川,有诗《循州春雨》道:“物候逢春好,春来闷转深。山城十日雨,家国百年心。海吹饶生冷,蛮云易结阴。循州本谪地,何待此愁吟。”
  祝枝山途经的古驿道应隐藏于今从龙川县老隆、通衢和登云镇,到五华县岐岭和华城镇,再到兴宁市新陂镇一带的山林丘陵中,这是从龙川老隆至兴宁县城直线距离最短的陆路。通衢镇在明代洪武九年(1376年)就已建巡检司,设通衢马驿,为广州经惠、潮两府至福建的必经之路。往东十里地的登云镇蓝关(丫顶关),位于龙川县城东,扼守龙川和五华的交界处,地势险要,山岭挺立,山间有长达6000多米的小道。再往东为五华的岐岭和华城镇。华城历史上曾作为长乐和兴宁的县治所在地,其雄狮山遗址发现有东周、秦汉、唐宋和明清的文化遗存,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雄狮山塔至今尚存。
  三、兴宁郊游览胜
  进入兴宁盆地,横过宁江河,可从西门进入兴宁城。《正德兴宁志》第一卷记载:该城由知县秦宏于成化四年(1468年)夏筑成,“高十八尺有半,围六千二百六十尺,辟四门”,古城面积约0.28平方公里。兴宁市区石光街现仍存明代古城墙,大部分为成化年间所建,是当年祝枝山天天见到的场景,南门(迎薰门)保留较为完整,北门(拱辰门)仍保存内门及城墙138米,东门和西门在“文革”时期被拆除。对于当时的县衙,该志第二卷也有详细记载,官署为“厅三间,穿堂三间,后堂五间”,“知县衙一区,旧在正厅东,今在后堂后”。祝枝山在县衙居住办公,有诗《县斋早起》云:“县小才疏政未成,披衣冲瘴听鸡鸣。向来啸傲知多暇,老去驱驰敢自宁。有物解将王路塞,何人填得宦途平? 拙谋果是因微禄,好傍吴田晏起耕。”对兴宁学宫(文庙),该志也专列“学校”一节详细记载。王宠在《明故承直郎应天府通判祝公行状》记载:祝枝山“暇则亲历学宫,进诸生课试讲,岭之南彬彬向风矣。”该学宫现位于兴民中学校园内,为成化十八年(1482年)巡按御史徐瑁迁址改建,如今保留有清代古建筑大成殿、尊经阁、东西庑、棂星门、泮池等,已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祝枝山在兴宁期间,也常常呼朋唤友,四出郊游,吟诗题字,赞美当地山水、人文。著名的诗作有《过林头,看修竹数里不断,甚爱,戏题》:“五寸冲牙丈八矛,装成十万绕林头。莫欺楪子兴宁县,一半人家千户侯。”果然,此后兴宁崇文重教,人才辈出,亦文亦武,爱国爱家,仕途通畅,“一半人家千户侯”实至名归。清末以来,仅兴宁走出去的国共两党的将军就有100多名,其中有邓逸凡、张醁村等中将26位。
  祝枝山游县城南郊的神光山,作诗《神光山》:“出郭西南五里强,翰林留得读书堂。漫漫古岫云烟薄,寂寂闲坡草树荒。数点远村钩望目,一间空殿锁斜阳。山灵我为乡人问,会许何年更有光”。“翰林留得读书堂”,是指北宋兴宁人罗孟郊(1091—1153)年幼时在神光山下读书,天圣年间参加科举高中进士第三名(探花),授职谏议大夫、翰林院学士。山上现有神光寺,当时称寿庆寺,其东侧有探花书院、探花亭、墨池寺、墨池(宋罗学士洗砚处)等建筑和遗迹。祝枝山所作《墨池铭》,勒石立于墨池边。
  又游和山岩,现存有祝枝山倡建的和山古寺(建于正德十四年,1519年),石壁原刻有他题书的“灵岩”大字,刻有祝诗《游和山麻石岩》:“山和人亦和,乘暇集鸣珂。……物穰用亦俭,地危心不颇。民风都似此,吾为尔陈歌。” 正德十二年(1517年),兴宁人王天与荣归故里,祝枝山陪同游县城东北二十里的和山岩。王天与为正德九年进士,正德十一年(1516年)任江西宁都知县,因追随王阳明(王守仁)在赣南剿匪有功,翌年擢升浙江道御史。
  县城东北六十里,出了平原进入山区石马镇,祝枝山曾探胜石马洞和马石。《正德兴宁志》第一卷记载:“巨石绝类马,名马石”,“旧名石马石,余今去上石字”。这一匹为祝大才子亲自定名的“黑马”,为这些绿水青山之间的小山村注入了多少钟灵毓秀!明末清初,兴宁石马的何南凤(牧原和尚)融汇佛家和儒家理论精髓,亦佛亦儒,亦僧亦俗,创立中国佛教临济宗的“横山堂”新流派,广泛影响岭南及东南亚一带。
  从兴宁北部山区再北行,可进入赣州安远县、寻乌县等地,但祝枝山没有出县北游到太远的地方,因为当时的赣南属于兵凶战危之地。明代中期,朝政日衰,沉疴宿疾残害黎民,地主贵族鲸吞土地,成千上万的失地农民源源不断地沦为流民。他们啸聚山林,成为朝廷“剿匪”对象。大才子祝枝山在兴宁修县志时,“大圣人”王阳明正率领大军在兴宁以北的江西、湖广、广东和福建四省交界一带剿匪。正德十一年(1516年),王阳明任都察院左佥都御史,统一节制潮州、惠州、韶州、南雄、赣州、汀州、漳州各路兵马。正德十三年(1518年)正月至三月,王阳明率军进抵广东龙川县,剿灭了浰头的悍匪;五月,王阳明上《添设和平县治疏》,随后朝廷批准新设广东和平县。对兴宁周边盗匪猖獗、羽檄交驰、干戈满目的乱象,作为官府中人的祝枝山自然十分清楚,应不会深入险境。
  四、东游韩江抵潮州
  正德十三年(1518年)四月,祝枝山于当年游罗浮山之前,先赴潮州拜谒韩文公(韩愈)祠,但同样遭遇恶劣天气,悻悻而归。祝枝山作赋《望韩》,按语云“戊寅之岁四月十九日,在潮州独往谒文公庙”,但因为“风雨横厉,江水凶怒,素舟不可济,退俟桥尾”,无法上岸,只好遥拜韩文公而返。祝诗有《潮州韩文公庙》一首:“一世北斗望,千秋南海滨。文章传绝圣,政事泽时人。姓作儿童字,心将动值驯。佛灵能有祸,终不下臣身。”
  此次旅程的路线是出城后舟行宁江、梅江、韩江,水路直抵潮州。《正德兴宁志》第一卷记载:“通海河”“西门外河”(即今宁江河),“下达潮州入于海”“是惟官渡”。实际上,依托韩江、宁江水系,兴宁县城也成为连通潮汕平原和粤闽赣三省边区的区域性交通枢纽。明清时期,潮州府的商人从韩江北上宁江,逐步向兴宁集聚,形成商帮。《正德兴宁志》第二卷记载:“西河渡即西门河,商货从集,又称西门步渡。”这些商人将潮州产的海鱼、稻谷、陶瓷、丝布等销往赣闽粤三省交界山区,同时将山货、药材、木材等运往潮州。一些商人为牟取暴利,还贩卖私盐等违禁物品。兴宁城区宁江之畔,现存有初建于清朝嘉庆十一年(1806年)的两海会馆(又称潮州会馆),由海阳县、澄海县等地潮商捐资兴建,为潮汕风格之府第式建筑, 已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到县南六十里的重要驿站水口,宁江河与从紫金县、五华县东来的琴江汇合,并入梅江。明代在水口设有巡检司(负责地方治安,归县令管辖),《正德兴宁志》记载正德中期建有“厅三间,穿堂三间,左右廊各三间,更望楼三间。”
  梅江由水口折往东北方向,流过程乡县(今梅县)的畲江、丙村、松口和大埔县的三河坝。松口是千年古镇和岭南商贸重镇,现存有明代万历朝始建的元魁塔和明清古渡口“火船码头”。
  梅江在三河坝与源于福建的汀江并为韩江,向南转入丰顺县、潮安县。乘舟可顺流到达潮州及韩江东岸的韩文公祠,再往前可从汕头出海。三河坝自元代以来就是粤东水路交通的要冲和兵家必争的要塞。三河坝的崛起,与元朝政府大规模修建粤闽赣三省边界的驿道驿站直接相关。元代以军事征服闻名于世,蒙古统治者为加强对南部边陲地区的控制,于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由江西行省广东道宣慰使组织修建新驿道,自隆兴(今江西省南昌)经抚州(今江西省临川),入邵武(今福建省邵武),下汀州(今福建省长汀),然后顺汀江、韩江直达潮州,全程“径道一千六百余里”,“立站一十七处”。再经过明清两代的扩建,东南沿海地区水陆联动的驿道体系大为完善。三河坝(三河镇)是这个驿道体系的一个关键节点,故元代以后其军事和商贸地位迅速上升,《清统志》载:“明洪武九年设巡司及驿丞,十年又置递运所,嘉靖四十三年筑城。”此地现仍遗存明朝的城墙(南门)古迹,以及稍晚于祝枝山的明代嘉靖朝兵部尚书翁万达墓。
  总之,在岭南五年期间,祝枝山足迹遍及粤北、珠三角和粤东,创作诗文超过50篇,热情讴歌广东的风俗物产和古迹人文。他在《越台诸游序》中写道:广东“地多灵山杰水,足以夸足目于四方者”,“若大庾之巨,浴日海珠辈之细,罗浮、白云、浮丘之居仙,曹溪、峡寺之居佛,至乎韶石、韩山之居圣贤,厓门之系乎兴,灭类未足尽。”此寥寥数语,言简意赅,盛赞南粤的地灵人杰,也道出祝枝山在岭南的游走行踪和所见所思。(完)
  主要参考文献
  1、祝允明《怀星堂集》, 西泠印社出版社,2012年;
  2、祝允明《正德兴宁志(整理本)》,兴宁市方志办,2015年;
  3、张廷玉等《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2016年重印);
  4、张新标《祝允明对岭南风物的书写》,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4期;
  5、王元林《客家古邑古道》,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6年;
  6、颜广文《元代隆兴至潮州新驿道的开辟及对赣闽粤三省省界开发的影响》;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8年第2期。

Tags: 兴宁知县祝枝山一本正经岭南行(下)

分类:地方文史 | 固定链接 | 评论: 0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1522

 兴宁知县祝枝山:一本正经岭南行(上)

梅州网  www.meizhou.cn  2019-01-21 15:56   来源: 梅州日报
[报料热线] 2301111 13411225588 [报错有奖] 2278888
  ●郑海涛
  “江南四大才子”风流倜傥、狂放不羁、叛经离道、玩世不恭,而祝枝山(祝允明)以55岁衰年,怀抱着强烈的入世出仕、造福苍生的儒家知识分子情怀,毅然中断风花雪月的生活,远离亲朋好友,远赴僻远小县,任广东惠州府兴宁知县,颇有政绩,流芳于世。其足迹遍及粤北、珠三角和粤东,以其“思若涌泉”的奇才和“明兴第一”的书法创作诗文超过50篇,还亲自编撰并书写《正德兴宁志》,为南粤留下了极其丰富、珍贵的文化遗产。
  本文作者从祝枝山《怀星堂集》自作诗文及《正德兴宁志》等文献中,还原其在粤基本行踪。且让我们随之“穿越”到这一历史时空,看看这位风流才子在粤五载是怎么“一本正经”的——
  在粤五载,最为“一本正经”
  祝枝山(祝允明)于正德九年(1514年)秋赴北京谒选,获授广东惠州府兴宁知县,十一月南下赴任,翌年(1515年)秋到兴宁,嘉靖元年(1522年)调任南京应天府通判,不久称病还乡,嘉靖五年(1526年)十二月辞世,终年六十七。
  祝枝山参加科举屡试不中,暮年方步入仕途,其一生主要的宦游生涯是在岭南度过的。他与唐伯虎(唐寅)、文征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江南四大才子”,个个都有很高的文学艺术成就,但又个个科场不顺、仕途多舛,这与“唐宋八大家”多数进士及第、官至尚书宰相的赫赫功名相比,就不可同日而语了。祝枝山能够被朝廷派遣到荒蛮的岭南任兴宁知县、主政一方,已算是比较幸运的了。文征明同样屡考不中,直到嘉靖二年(1523年)54岁时才经推荐被授职翰林院待诏,官阶比知县还要低两级。唐伯虎30岁时信心满满赴京会试,不料却受弘治十二年(1499年)科场泄题舞弊案的牵连,锒铛入狱,此后自绝仕途,放浪形迹,成为纯粹的“文艺青年”。徐祯卿倒是在27岁时考中进士,但因相貌丑陋而不得点翰林,又在正德六年(1511年)33岁时英年早逝,更是令人唏嘘不已!
  同时,祝、唐等大才子的民间形象,都是风流倜傥,狂放不羁,叛经离道,玩世不恭的。这并非后人的虚构和戏言,事实情况有过之而无不及,白纸黑字,正史为证。《明史·祝允明传》记载,其人“博览群集,文章有奇气……尤工书法,名动海内”,又“好酒色、六博,善新声,求文及书者踵至,多贿妓掩得之;恶礼法士,亦不问生产,有所入,辄召客豪饮,费尽乃已,或分与持去,不留一钱;晚益困,每出,追呼索逋者相随于后,允明益自喜。” 而且,《明史·唐寅传》述毕唐伯虎的才情和放浪,最后一句还不忘捎上 “带头大哥”祝枝山:“吴中自枝山辈以放诞不羁为世所指目,而文才轻艳,倾动流辈,传说者增益而附丽之,往往出名教外。”
  但是,《明史·祝允明传》对其从政经历的客观记录,实属褒扬之辞:“授广东兴宁知县,捕戮盗魁三十余,邑以无警。”除了剿匪安民,祝枝山在粤期间,还教化礼仪,移风易俗,讲学授课,奖掖后进,兴建寺庙,兴修水利,颇有政绩,流芳于世。特别是祝枝山游历岭南期间,以“思若涌泉”的奇才和“明兴第一”的书法创作出一大批诗文作品,还亲自编撰并书写长达一万五千多字的方志手稿《正德兴宁志》(现藏苏州博物馆),为南粤留下了极其丰富、珍贵的文化遗产。
  可以说,祝枝山在55岁衰年,毅然中断风花雪月的安逸生活,远离亲朋好友,远赴僻远小县,是怀抱着强烈的入世出仕、造福苍生的儒家知识分子情怀的;按照这一世俗的观念,在粤五载自然成为其人生中最为“一本正经”的年代。
  祝诗《五十服官政效白公》曰:“吾年五十五,始受一县寄。七里剧弹丸,亦有社稷置。夙怀同刘君,今此幸谐志。” 祝诗《自京师南赴岭表·仲冬在道中》云:“晚荫答苍灵,赤鉴慎无昧”,并自注:“余弱状求仕,夙愿令长,今幸如志,深与刘梁言志符合。”他多次自比后汉刘梁,勉励自己位卑未敢忘忧国,不论治域大小,不论官职高低,都要以社稷苍生为念。实际上,当年的兴宁确乎地域偏僻,人口稀少,盗贼猖獗,生活贫苦。《正德兴宁志》记载,正德七年全县在册户口1216户,人口6214人,山林中还聚居着一部分尚未归化的瑶、畲等少数民族部落。
  游历广东的基本行踪
  祝枝山在粤时间长,活动范围广,现从祝枝山《怀星堂集》自作诗文及《正德兴宁志》等文献中,梳理出其游历广东的基本行踪。
  一、由粤北进出广东
  祝枝山获任命后,从京师缓缓南行,经天津、江阴、杭州和江西吉安、赣州等地向广东进发。其入粤线路,与唐宋先贤无异,过南雄大庾岭古驿道,到韶州(韶关)沿北江乘船南下,经英德、清远赴广州。
  在江西有诗《赣州》:“萧瑟滩声怒复幽,四程犹未是炎州。行人不解居人语,章水相逢贡水流。蒌叶槟榔须学啖,莼羹盐豉向谁求。英贤满路容参谒,珍重昌言日拜收。”其中的“英贤满路容参谒”一句,似表达对历代先贤南迁的追思之情。
  经南雄时有诗《庾岭寄谢江西白大参士珍、宗宪副朝用二同年》:“太原白居易,南阳宗少文。千年才并出,一日可离群。契分秋风桂,情亲日暮云。江波二千里,相逐送清芬。”《长乐赠陈参军》诗云:“浙水两岐非异土,天涯万里又同官。吴江莼菜皆成梦,庾岭梅花且共看。立望星河秋耿耿,醉闻钟皷夜漫漫。人生离合真难定,明日清樽好再乾。”
  舟行停留清远访峡山寺(飞来寺)。该寺历来是南北水路交通的重要节点,如北宋苏轼进出粤北时就曾两次驻留此地,有诗《峡山寺》。祝诗亦有《峡山寺》:“灵区苦不到,到亦苦诗难。景象绝闻见,怪神如等闲。地将海作带,天借山为关。今日却堪恨,绿林栖近间。”“地将海作带,天借山为关”一句,与苏轼《峡山寺》首联“天开清远峡,地转凝碧湾”遥相呼应。
  祝枝山于正德十年(1515年)经粤北南下到广州,正德十五年(1520年)离开广州原路北归。
  二、往返于广州-惠州-兴宁
  祝枝山在粤五年多,最为频繁的往返路线为广州-惠州-兴宁,中途经过东莞、博罗、河源、龙川和长乐(今五华县)等地,大部分行程是在珠江、东江上泛舟而行。
  其一,广州安家会友。
  正德十二年(1517年)的祝诗《将归行》自注: “丁丑九月还兴宁,廿七夜渡头舟中作。时慈亲在吴,室人在广,儿在燕。”其好友、著名书法家王宠在《明故承直郎应天府通判祝公行状》记载:“妻李氏,封孺人;子男二人,曰续,……次侧出,幼,未名;女一人,嫁潮州府经历王榖祯……母徐夫人殁,事继母陈,极尽诚孝。”其另一朋友陆粲主笔的《祝先生墓志铭》所载上述内容也基本相同。祝枝山来粤后,将家眷安置在广州,故曰“室人在广”。儿子祝续考中进士后在京城任职,慈亲(继母)留在苏州。因为公务或家事,他在广州寄居时间不短,留下的诗文作品颇多,仅次于兴宁所作。正德十一年(1516年)祝诗《归与》自注:“予丙子冬暮入广,上司以拙于催科,秋税后期停给俸米,文移在县,而予身在广也。”当年冬天祝枝山回广州,惠州府问责他催交粮税不力,停发工资,文书到兴宁,祝才子却身在广州。当时,祝枝山也是受巡按御史陈言所召来广州参修《广省通志》。五年多,祝枝山夫妇家居广州市内何处,现已不得而知。
  祝诗留有《题广州客邸壁间》一首:“故国间居四十年,疏慵虽乐怕违天。天应尚念疏慵态,又使闲居瘴海边。”又有《广州戏题》一首:“生世投闲四十年,瘴江班顶试鸣弦。今朝也是为官日,白日青天闭户眠。”这两首诗都流露出他在广州时那种略带惆怅失意的闲居之态。
  明代的广州乃岭南繁华之都,不似兴宁僻远,因而也成为祝枝山交朋会友的重要场所。正德十二年(1517年),祝枝山作《广州别表弟赵二》,因表弟在祝氏来粤三年间,两次专程前来探亲,此诗表达了祝枝山的感激和思乡之情。其一为:“海边三载试琴才,省问烦君两度来。天阔风鹏嗟转徙,秋深霜雁独飞回。计程驿路过江棹,属买渔蓑挂钓台。别酒多倾也能醉,欢情不似故园杯。”
  同时,祝枝山在广州,还与很多南来北往的仕途同道中人聚散离合,诗作有《广州赠龙鸿胪》《广州旅舍有怀提举醝司王廷辅》《海珠寺送黄提刑》《番禺留别衡明府公式》等。
  其二,惠州游山乐水。
  兴宁知县归惠州府管辖,祝枝山必定要到惠州公干,但他在该地留下的诗文极少,表明他在此停留时间短,主要寄居广州和兴宁两地。祝诗有《惠州西湖》一首:“西寺东城两幅图,长虹脊畔小浮屠。杭州惠郡都游遍,醉眼时将作石湖。”
  正德十三年(1518年),祝枝山作《游罗浮记》,比较详细记载入罗浮山路径及所见景观,并作诗两首。他平常往返广惠之间不下十次,但均过而不入,未曾登山。直至当年七月廿三日进山,先是“午到李村,村叟黄老为觅小舠,同泛入沙河,夜到徐老门泊,明日徐老供饭,后同登陆”,然后经梅花村上山,游览了朱明洞、冲虚古观等,由道观主事李道士接待。“渐夜,道士更具饭,细话山事”,“时见之,既夜深,各就榻,明日,天气尚阴沉,晨飧罢出”。因为天雨路滑,不得登高远游,未能尽兴。
  其三,河源觅得知音。
  从惠州往返兴宁,河源是舟行东江必经之地。河源县城码头,是祝枝山漂泊岭南的旅途中,最为牵挂的泊舟码头,最为温情的心灵驿站。因为河源的知县郑自修(郑敬道),是祝枝山在远离唐伯虎、文征明、张灵等密友后,所遇到的最好的知音和挚友。郑自修为福建莆田人,举人出身,正德九年至十四年(1514-1519年)任河源县知县,博学多才,施政有方,修缮县署,编修县志。就现存祝枝山专为个人所写作品数量而言,郑河源独揽近十篇诗文,高居榜首,甚至超过了相交数十年的好友唐伯虎和文征明。
  祝诗《莆田郑自修宰河源,故厚予,四月三日舟过县城,君以诖误不在,予亦以文法行,一时风雨大作,小泊沙口而去,怅然怀君,口占一诗,期后寄之》云:“河源西郭夕阳过,不见美人将奈何!雷压船头蓬底坐,一时风雨乱风波。”诗题直抒“怅然怀君”之情,诗中有赞誉之词:“不见美人将奈何”。《春夜怀郑河源》云:“传里诗筒两度过,河源君子近如何?甘棠昼永迷青野,芳杜春深覆绿波。两地颇同多枳棘,九州何处奏弦歌。唯应知己情难舍,早晩疏踪入薜萝。”
  其他诗篇还有《答郑河源见赠》《次韵答河源郑侯见赠》《读河源郑明府公牒有感》等。正德十一年(1516年)六月,郑河源因为剿灭盗匪有功,受到上司嘉奖犒劳。祝枝山欣然作文《河源尹郑侯旌奖政绩序》,字里行间极尽对郑河源的钦慕赞美之词,“甚幸得君子为僚”“甚幸得君子为友朋”“甚幸得君子为师”,“若我郑河源君,则允君子之英,其何绩不英?”“实崇文备武,省刑虚狱,缓贼禁奢,宣王德,谕民俗。”除了诗文,两人多有书信往来,祝枝山还将《正德兴宁志》赠郑河源,在《六月廿四日河源柬郑尹自修》中写道:“县志二册附上,未能忘言者,悉伺后讯,即解维矣”。兴宁县志的手写定稿,是祝枝山在东江旅行的船上完成的。他在该志序言中记述:“余舟中稍为之芟除比联,以成书四卷,题曰《正德兴宁志》,以别于旧。”
  根据古代《河源县志》的双城形势图,可见当年的县城(今源城区)位于东江和新丰江的交界处,两江盘绕围成一个像竖起的大拇指头状之半岛,数百年来此地的形貌轮廓仍大致相同。河源古县城分为上城、下城,上城最古但毁于元末明初兵燹,随后在明代洪武初年靠近东江筑起下城,不料隆庆五年(1571年)下城又毁于水患,于是官府又组织重修上城,并于万历六年(1578年)建成。“河源县双城形势图”标示了上城、下城位置,并标记多个渡口码头,包括龙津渡、东岳庙、酒饼巷、灯笼巷等,该图上侧的“小江来水”为新丰江,下侧的“大江来水”为东江。 祝枝山当时拜访郑河源,应该是舟泊东江边龙王庙、天后庙一带上岸,直入下城东门,可惜下城现已没有什么历史遗迹。
  河源古县城下郭南侧,东江畔有一座龟峰塔,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七层阁式砖塔,始建于南宋绍兴二年(1132年)。郑河源留有咏龟峰塔诗一首:“日来塔垂影,云去塔孤峭。巨镇雄上方,福田种多少”。可以想象,当年这两位知县应曾在龟峰塔等风景名胜结伴同游,畅叙友情。该塔在后来的明代万历年间,由河源上城人李焘从云南巡抚任上告老还乡后组织修葺。河源上城现保存修缮了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的李焘故居石狮李屋,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往北的河源义合镇和龙川县佗城,均有东江古码头遗迹,以及苏家围、南山寺、正相塔等历史建筑。义和镇苏家围尚遗留有五座明代古建筑,建于成化十七年(1481年)的永思堂,正德十二年(1517年)的新大门屋,嘉靖二年(1523年)的光化堂,隆庆元年(1567年)的上厅屋,万历十三年(1585年)的下大门屋。千年古邑佗城尚存越王井、南越王庙、城隍庙、明城墙及古码头等建筑和遗迹,东江边的西门码头始建于宋代,南门码头始建于明代。
分类:地方文史 | 固定链接 | 评论: 0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1288

宋代大诗人杨万里与梅州

 宋代大诗人杨万里与梅州① 平寇乱及重建粤东治安体系

原创:?张应斌?梅州日报一客都文譚?10月3日
 
导?读
?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进士,曾任国子监博士、太常博士,吏部右侍郎等。他品德高尚,崇尚真诚,宋光宗为其亲书“诚斋”匾额,故世称其为“诚斋先生”;著有《诚斋集》133卷,被誉为一代诗宗,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四大家”,又称“中兴四大诗人”。
? 南宋大诗人杨万里与梅州的关系,方志除了载其诗歌三首外,不置一词。但是,杨万里对梅州的历史和文化有无可比拟的大功德,这表现在:第一,在政治军事上,淳熙八年(1181年)他率军平定梅州寇乱,战后重建粤东的治安体系,对梅州的政治军事做出杰出贡献。第二,在文学上,他以30多首诗歌的规模深入地歌咏梅州山川和文化,奠定梅州文学的基础,成为歌唱梅州的第一人。第三,在历史文化上,他“此行便是无官事,只为梅花也合来”的诗句,道出了梅州得名的真谛。第四,在梅州的发展上,淳熙十一年(1184年)他任京官时上疏论述梅州建设,使中央政府对梅州再次下达特殊政策,这在梅州的政治建设和桥梁史上,还有迹可寻。第五,在教育文化上,杨万里的门生刘涣在梅州任职18年,他以四大创举对梅州的教育和文化事业做出了前所未有的贡献,使梅州产生了以神秘的“百花洲谶”为载体的状元梦。古印度《歌者奥义书》第二篇第七章说:“他的歌必至美,使他拥有至善之境。”杨万里至美的梅州诗歌是梅州文化史的珍宝,杨万里及其门生刘涣深刻地影响和塑造了梅州历史,使梅州开始迈向至善之境。
? 从大学文学院退休归居梅城的张应斌教授,近年来博览群书,探幽索隐,爬梳综理,辨伪匡谬,撰成《宋代大诗人杨万里与梅州》。从今日始,本栏将分为六期予以刊发。敬请垂注。
 
 
 
杨万里雕像(今人所作)
 
? 杨万里虽不是梅州官员,但他在梅州政绩卓著,这首先表现在梅州的政治和军事建设上。
??第一,平定梅州动乱。杨万里虽是进士出身,但他并非柔弱之人,他短衣持槊,驰马骑射,指挥若定。宋淳熙六年(1179年),杨万里到广东任职,他先任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司公事,掌常平、义仓、税收之政,秩正四品。淳熙八年(1181年)二月,他升任广东提点刑狱,掌刑法、徒隶、按覆谳禁之政,以及举刺官吏之事,简称提刑官。这相当于后世的按察使,秩正三品,佩二千石之印绶,故又称宪司。淳熙八年二月春荒时节,汀州大盗沈师作乱。沈师先蹂践福建汀、漳二州,杀死漳州戍将萧统领,福建大震。八月,沈师进入广东,先游走于循梅潮惠之间。杨万里《右司王侨卿墓表》:“汀寇沈师,猘于循梅潮惠之间。”接着,沈师兵围梅州。淳熙七年刚上任梅州知州的游庾束手无策,州城告急。于是,广东宪帅杨万里率领大将张喜和三千铁骑东征,“元戎解领三千骑”,要“小试胸中十万兵”,到梅州解围。他从韶关曹溪出发,经岑岭取道翁源、河源、龙川,有《督诸军求盗梅州宿曹溪呈叶景伯陈守正溥禅师》、《羽檄召诸郡兵》等诗。《古路》云:“王事当有行,忘身那自知。闽盗入吾郡,梅川作潢池。白羽舞赤囊,碧油走红旗……士皆冲冠怒,人挟报国私。”官军一路旌旗招展,士气高昂。沈师闻杨万里率领的大军到来,遂解除梅州之围,向闽粤边境望风而逃。杨万里到达梅州后,指挥大军继续追击,一直追击到潮州。潮州土豪吴亮起兵响应官军,杨万里率领官军和地方民兵,在海边将沈师主力歼灭,沈师与残部30余人逃脱。广东安抚使巩湘诱沈师出降,然后杀害沈师。除夕时,杨万里从潮州凯旋,作《平贼班师明发潮州》云:“不是潢池赤白裳,何缘杖屦到潮阳。官军已扫狐兔窟,归路莫孤山水乡。”旧制,提刑多用武将充任。但是杨万里以文人任职,也能平定叛贼,他的军事才能受到朝廷赏识。《宋史》本传:宋孝宗称赞他“仁者之勇”,“遂有大用意”。但杨万里十分谦逊,《谢除直秘阁表》云:“顷播刑于百粤,偶奔命于群蛮。奉天威而有行,系庙算之是禀。遂令丑类,罔不殄歼。矧帅臣巩湘指纵之谋,抑将臣张喜观获之力。”这更体现了杨万里的精神境界。
??第二,重建粤东治安体系。广东惠梅潮为闽粤赣三省边区的组成部分,边区山深林密,盗贼易于躲藏;治安上三省相互推诿,乱者有机可乘,故这一带成为“盗贼渊薮”。宋蔡戡《定斋集》卷十五《中大夫致仕朱公墓志铭》:“潮与循、梅、汀、贑,壤地相接,弥望千里,蔚为盗区。”南宋初年,李纲、岳飞率领大军在此平乱。在三省边区中,梅州的盗匪比较有名。《明世宗实录》卷五百七:“广寇蜂起,而程乡为甚。”明张瀚《松窗梦语》卷八:“然两广巨盗,山寇居十之七八,海寇居十之二三。近如曾一本、余干仁、林道干辈,则称雄于海上,如黎汝诚、黄朝盛、李应孙、李汝忠、许永等,又倡乱于山中。其余若海丰、归善之人万峒、葫芦輋,和平之岑冈、长乐、兴宁、程乡等处……依附声势,肆无忌惮,杀掠人民,占据田业,遍地皆盗区矣。”清屈大均《广东新语》卷七说程乡、揭阳之盗:“大群数千人,小群数百,凡数十百群。东至兴宁、长乐、程乡、揭阳,北至河源、龙川,西至博罗,南至海丰、归善,以及东莞,无不罹其锋者。”清邵廷采《东南纪事》卷一载有“程乡贼黄元吉”,《程乡县志》、《嘉应州志》所载盗贼及其活动更详。由于盗贼出没无常,城破池毁是家常便饭。南宋绍兴二年,岳飞部将广南东路统制官韩京将军驻兵循梅,大败刘宣。绍兴三年二月虔贼周十隆率众进犯循、梅、汀州,朝廷四大统制官赵祥、韩京、申世景、王进,合兵围剿。梅州治安的危局,于此可见一斑。
? 杨万里不仅勤于政事,而且正直廉洁,对腐败嫉恶如仇。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他任赣州司户参军;淳熙元年(1174年),他知漳州;淳熙六年(1179年),他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司,再任广东提刑。在这20多年里,他对今客家地区的闽粤赣边区的地形、民情、文化和政务有深入了解。平定沈师后,为了根除后患,他为梅州的治安制定了长治久安之策。《宋史》之《儒林传三》:“(杨万里)请于潮、惠二州筑外砦,潮以镇贼之巢,惠以扼贼之路。”其实,潮惠二州本有外寨,只是军官腐败,制度松弛,军官怕苦怕累驻于城中,使外寨名存实亡。杨万里为官清廉,他无法容忍军队的腐败无能。淳熙九年(1182),杨万里决心整顿军队的腐败习气,制定新的驻军制度,以重建粤东治安体系。他命令军官必须驻在外寨中,以镇守险要,保障地方治安。《诚斋集》卷六十九载杨万里淳熙十一年(1184)《甲辰以尚书左郎官召还上殿第一劄子》(下简称《第一劄子》):“臣闻安民莫如弭盗,弭盗莫如素备。臣窃见天下郡邑有外砦巡检:或以镇荒林,或以扼险要者,所以为弭盗之素备也。今则不然,名为外砦,而将士实居城中者:若潮州之外砦,惠州之外砦是也。潮州之外砦,其地大氐茂林千里,大木百围,在潮、梅之两间。人行其中,终日不逢居民,不见天日。盗藏其山,而人莫之觉。朝廷于此设一砦者,所以镇其荒林,使盗不得而发也。惠州之外砦,其地右背崇山,前左大海,其间仅通一路,自循、梅及潮三州来者必由此途。朝廷于此设一砦者,所以扼其险要,使盗不得过也。臣前任广东提刑,尝因求盗,经从惠之外砦。问其巡检,公廨则化为瓦砾之场矣。问其兵之屋庐,则鞠为樲棘之墟矣。问其将士所在,则皆居城中矣。盗贼每起于山林,而乃居于城市,此盗贼所以无所畏忌也。潮之外砦,臣虽未尝至,而见其将士,亦皆居于城中。臣尝符下两州,委守臣兴修各砦廨舍、营屋,起发将士移屯,复归旧处,不得依前安居城中。未几而臣去官,其复旧与否,臣不得而知也。臣愚,欲望从朝廷行下广东宪司:催督潮、惠守臣,照臣淳熙九年内措置两砦移屯事理施行。仍差官核实,奏明以闻,及行下诸路宪司稽考。”这对梅州有重要意义:一是可保障诚斋粤东治安政策的长期有效性,二是使梅州引起政府重视,致使中央对梅州制定特殊的政策。杨万里以长治久安的战略眼光和雷厉风行的霹雳手段,革除军队腐败旧习,重建粤东军事堡垒,以切断山区“盗贼”造反的要路,为粤东的治安和梅州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宋代大诗人杨万里与梅州② 梅州的第一歌者(上)
原创:?张应斌?梅州日报一客都文譚?10月4日
 
导 读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进士,曾任国子监博士、太常博士,吏部右侍郎等。他品德高尚,崇尚真诚,宋光宗为其亲书“诚斋”匾额,故世称其为“诚斋先生”;著有《诚斋集》133卷,被誉为一代诗宗,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四大家”,又称“中兴四大诗人”。
  南宋大诗人杨万里与梅州的关系,方志除了载其诗歌三首外,不置一词。但是,杨万里对梅州的历史和文化有无可比拟的大功德,这表现在:第一,在政治军事上,淳熙八年(1181年)他率军平定梅州寇乱,战后重建粤东的治安体系,对梅州的政治军事做出杰出贡献。第二,在文学上,他以30多首诗歌的规模深入地歌咏梅州山川和文化,奠定梅州文学的基础,成为歌唱梅州的第一人。第三,在历史文化上,他“此行便是无官事,只为梅花也合来”的诗句,道出了梅州得名的真谛。第四,在梅州的发展上,淳熙十一年(1184年)他任京官时上疏论述梅州建设,使中央政府对梅州再次下达特殊政策,这在梅州的政治建设和桥梁史上,还有迹可寻。第五,在教育文化上,杨万里的门生刘涣在梅州任职18年,他以四大创举对梅州的教育和文化事业做出了前所未有的贡献,使梅州产生了以神秘的“百花洲谶”为载体的状元梦。古印度《歌者奥义书》第二篇第七章说:“他的歌必至美,使他拥有至善之境。”杨万里至美的梅州诗歌是梅州文化史的珍宝,杨万里及其门生刘涣深刻地影响和塑造了梅州历史,使梅州开始迈向至善之境。
  从大学文学院退休归居梅城的张应斌教授,近年来博览群书,探幽索隐,爬梳综理,辨伪匡谬,撰成《宋代大诗人杨万里与梅州》。从10月3日始,本栏将分为六期予以刊发,今日刊发第二期。敬请垂注!
  
 
 
  杨万里游览图
  ?
  杨万里在梅州更突出的功绩是在文化方面。他不仅对梅州的政治和军事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而且对梅州的文学和文化有重要贡献:他深入地描写梅州的山水名胜和风土人情,是歌咏梅州的第一人,他的梅州诗歌成为梅州文学的奠基礼。
  杨万里的梅州诗歌见于他的《南海集》。《南海集》四卷,是杨万里在广东时期的诗歌。其中,梅州诗歌作于淳熙八九年(1181-1182)间。他在梅州除了平乱外,还一边考察惠、梅、潮的地理形势和民俗风情,一边描写南国新鲜奇异的景色:“草光叶润亦清佳,翠里生香不是花。一事说来人不信,蕨长如树蚓如蛇”(《过陂子迳……》二)。他以不辜负南粤“山水乡”的情怀,写下大量诗歌,如《督诸军求盗梅州宿曹溪呈叶景伯陈守正溥禅师》、《羽檄召诸郡兵》,以及描写梅州风物的诗歌30多首。这些诗歌依据诚斋的行迹编排,秩序分明、行程了然。
  清人曾注意到这些诗歌。乾隆《嘉应州志》载有杨万里《自彭田铺至汤田道旁梅花十余里》、《过瘦牛岭》、《梅州》诗歌三首。但错误不少,可见它并未引起重视。诚斋的梅州诗歌数量多,内涵丰富,奠定了杨万里梅州第一书写者的历史地位,它对梅州的文学和历史有重要的意义。
  诚斋进入梅州的第一首诗歌是《发通衢驿见梅有感》:
  忙中掠眼雪枝斜,落片纷纷点玉沙。
  虚过一冬妨底事,不曾欵曲是梅花。
  通衢驿,明王临亨《粤剑编》卷一:“通衢驿,在老龙岗。地甚平衍,庐舍田畴相错也。而实当万山之脊,踞广、惠、潮三郡最高处。第以中近为税使所侵,复嫌其湫隘,买民间地以益之。今亭榭修饬,花木深秀,水竹幽阒,称广城胜地矣。然税使令严,土人游屐未敢窥外郛也。”通衢驿在龙川县东60里,距长乐县10里。嘉庆《龙川县志》卷三:“越六十里为通衢,旧有城垣。东与长乐界,蓝关在焉。陆路去此十里而止,水程去此十里而易,乃孔道也。”它在万山之脊,踞广、惠、潮三郡的顶端,当在山顶。此山即长乐县的岐岭。通衢驿有时属龙川,时而属长乐。清徐友白《过山谣》:“逾蓝关,过通衢。”注云:“自岐岭至老龙,六十里。”通衢驿建在岐岭上,岐岭又名丞相岭。《大清一统志》卷三百五十三:“丞相岭,在兴宁县西四十里。乐史《太平寰宇记》:‘循广二州分水岭也。唐大历中,宰相常衮除潮州,途经此岭,土人因以为名。’《新志》有岐岭,在长乐县西五十里,接龙川县界。按:宋初兴宁治长乐县。盖丞相岭,即岐岭也。”元末陈友定在岐岭采矿,得银数百万,后名岭为宝山。岐岭高60余丈,周30里,山势分岐若树屏,故名岐岭。诗人站在岐岭上,写他进入梅州的第一景观:漫天的梅花。此时已是腊月,梅花正在盛开,它疏枝横斜,满树满山都是雪白的一片,山上地下也是落英缤纷。梅花使冬天充满了诗意,也装点着梅州大地,使诗人感觉到:这个冬天没有白过。
  
 
 
 
  过了通衢驿,诗人写下《过五里迳》。五里迳在长乐县西五里,有驿站,名五里亭。古开文《长乐竹枝词》:“送行直上大塘坡,五里亭前杨柳多。”过了五里迳,诗人有《晨炊浦村》。过了浦村,当晚住宿长乐县,有《宿长乐县驿驿皆用葵叶盖屋状如椶叶云》:
  都将葵叶盖亭中,树似桄榔叶似椶。
  欲问天公觅微雪,装成急响打船篷。
  长乐县宋代属循州,今为梅州市五华县。长乐县驿有翰林堂,它距丞相岭也不远。宋李纲《通衢驿夜坐有感二首》二:“晓登丞相岭,夜宿翰林堂。”自注:“地有丞相岭,因常衮谪潮州刺史,道此得名。翰林堂,见《图经》。罗姓,失其名,亦唐人也。”罗翰林,传说指宋兴宁人罗孟郊。据北宋窦卞《宋故朝奉郎守尚书屯田郎中知海州军州兼管内勤农事轻车尉赐绯鱼袋借紫罗公墓志铭》,当指北宋龙川人罗恺。李纲“唐人说”,亦误传。诗人在长乐县驿住下后,他惊奇于驿站的屋顶均用葵叶为瓦盖屋的奇观。葵,指蒲葵,为南方特产,诗人第一次见到。蒲葵形似竹,树干似桄榔,花亦如之,它与槟榔、椰一起称为南方之“奇植”。《广州竹枝词》:“五月街头人卖叶,卷成片片似芭蕉。”古代梅州蒲葵丰富,它留下许多地名。城东30里有葵岭,《梅州地名志》把“葵”释为“向日葵”,误。长乐县有葵岭、葵湖;梅县有葵冈、三葵、葵湖、葵山等。《广东通志》卷106大埔县有葵山嶂:“在县西南六十里,高一百余丈,周围二里。清奇秀特,为西南境诸乡祖山。”这样的高山绝壁,绝非是农夫所种的向日葵,而是蒲葵留下的地理遗迹。蒲葵有多种用途,可为雨具,广东谚曰:“油葵蓑,蒲葵笠。”据屈大均《广东新语》卷十六,蒲葵还可以做帽,为药等。以蒲葵代替茅草盖屋,诗人闻所未闻。故杨万里记下这种特殊的建筑方法,对于今人有重要的民俗学意义。诗人还有《葵叶》:“篛箬端能直几钱,骑奴不拟雨连天。盖头旋摘山葵叶,劈破青青伞半边。”如途中遇雨,人可以随手把它顶在头上代伞。作者亲眼见到了这独特的风俗景观,十分兴奋。诗人沿途还写下多首今粤东客家地区的风俗诗,如:《食车鳌》《食蛎房》《食蛤蜊米脯羹》《食银鱼干》《乌贼鱼》《四月八日尝新荔枝》《题桄榔树》《蛋户》等。在这些奇风异俗的观赏中,令人几乎忘记了他是指挥平乱的武将。
  
 
 
  
  过了长乐就到兴宁县(今兴宁市),他写下《题兴宁县东文岭瀑泉在夜明场驿之东》:
  笋舆路转崖欹倾,只闻满山泉水鸣。
  卷书急开已半失,眼不停注耳细听。
  石如铁色黑,壁立镜面平;
  水从镜面一飞下,蕲笛织簟风漪生。
  石知水力倦,半壁钟作玉一泓。
  水行到此欲小憩,后水忽至前水惊;
  分清裂白两派出,跳珠跃雪双龙争。
  不知落处深几许,但闻井底碎玉声。
  安得好事者,泉上作小亭;
  酿泉为酒不用麴,春风吹作葡萄绿。
  醉写泉声入枯木,何处更寻响泉曲?
  今兴宁神光山对面有文岭,有文峰塔;“夜明场驿”,夜明,指夜明珠,场,指银场,在今兴宁市永和镇的夜明村。《大清一统志》卷三百五十三:“兴宁县,有夜明银场。”兴宁县东王彦嶂下有观湖岩,岩下即蚌湖。传说湖中有老蚌大数尺,夜晚吐毫光,故兴宁八景中有“蚌湖夜月”。宋代在此设夜明场驿站,驿馆名夜明馆。今天,夜明场古驿道仍依稀可见。在杨万里前51年的六月,李纲在此住宿,有《宿兴宁县驿二首》,其《午暑憇夜明馆道傍清流激湍可爱所乏者茂林修竹耳二首》二:“宝气何年夜发明,至今邮舍得佳名。”夜明珠是兴宁县的古老传说,此诗写夜明场驿旁的瀑布滚珠溅玉,湖水玉液琼浆,色调明快,反映出南宋时梅州优美的自然景色。这种美好的古生态面貌给杨万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过了兴宁,诗人进入程乡县(今梅县)的南口,诗人有《入程乡县界》:
  长乐昏岚著地凝,程乡毒雾噀人腥。
  吾诗不是《南征集》,只合标题作《瘴经》。
  程乡毒雾,指古梅州的瘴气。长乐的瘴气已铺天盖地,但程乡的瘴气更毒更重,已腥气袭人,令人难以呼吸。《南征集》,苏轼贬岭南的诗集。《四库提要》卷154:“东坡七集”之外,又有《南征集》一卷、《北归集》六卷等。岭南素称瘴疠之地,而梅州尤甚。《明史》卷45载:程乡梅溪(今梅江)又名恶溪,即瘴疠毒气之溪。光绪《嘉应州志》卷四:“考恶溪之恶有三:瘴疠毒恶一也,滩石险恶二也,鳄鱼狞恶三也。”唐宋时潮、梅毒蛇猛兽横行,大象成群,鳄鱼到梅州城外的梅溪畔伤人,到处一片瘴雾毒气。梅州古地名鳄骨潭,因苏轼伯父的朋友陈尧佐贬潮州通判时杀戮鳄鱼而得名。《宋文鉴》卷一百二十五载陈尧佐《戮鳄鱼文》:宋嘉祐五年(1059年),万江硫黄村(今丰顺县公式隍镇)张家16岁的儿子随母在河边洗衣,忽然被鳄鱼卷入江中吃掉。其母沿江哀号,不能相救。宋乾道七年(1171年),即杨万里到潮梅前七年,这一带野象成灾,农民在田中挖陷阱保护庄稼,但饥饿的野象冲上马路村庄。《宋史》卷六十六载,“率其群围行道车马,敛谷食之,乃去。”其荒凉和瘴气可知。《瘴经》,指宋广东转运判官张致远绍兴四年在梅州所著的《瘴论》。苏轼在岭南时常遭受瘴气的威胁,他在诗中多次写到瘴气:《闻乔太博换左藏知钦州以诗招饮》:“虎头食肉更何人,阵云冷压黄茅瘴。”《送郑户曹赋席上果得榧子》:“瘴雾脱蛮溪,清樽奉佳客。”《郁孤台》:“楚山微有霰,越瘴久无秋。”等等。苏轼对岭南的瘴气感受深刻。因此诗人说,我虽非被贬岭南,但是遭遇的漫天瘴疠,与苏轼所受并无差异。古代循梅一带的瘴气,令人胆战心惊。李纲《循州道中作》:“只愁青草黄茅瘴,敢意好风佳月天。山顶蒙蒙遮薄雾,江心跕跕堕飞鸢。”李纲《绝句二首》一:“深入循梅瘴疠乡,烟云浮动日苍凉。逾年踏遍峤南土,赖有仙翁肘后方。”据说黄茅瘴可使飞鸟自坠,李纲随身自带治瘴气的药品,所以未死在岭南。杨万里也多次写到循梅瘴气,《送彭元忠县丞北归》:“君从循州来,却向饶州去……黄茅起烟如黄沙,瘴母照水曼陀花。”《明发龙川》说:“山有浓岚水有氛,非烟非雾布游云。北人不识南中瘴,只到龙川指似君。优入蛮溪受瘴烟,一生谁料到龙川。”《过五里迳》:“瘦日当中暖稍回,冷山未许瘴全开。”诗人行军,几乎全在漫天黄沙般的黄茅烟瘴中艰难前进。
  但相比循州瘴气而言,诗人对“程乡毒雾”瘴气印象最深。在梅州,诗人《瘴雾》再次写到程乡毒雾:
  午时犹未识金乌,对面看人一似无。
  腊月茅黄犹尔许,不知八月却如何?
  诗后自注:“南中八月,黄茅瘴正盛之时。”这几首诗歌,几乎是宋代梅州的瘴气论。黄茅瘴是瘴气的一种。明王临亨撰《粤剑编》卷二:“谚云:‘十月小阳春,家家有病人。’南、赣之间尤甚,三岁必盛行一遍。范石湖《虞衡志》云:‘春曰青草瘴,夏曰黄梅瘴,六七月曰新禾瘴,九十月曰黄茅瘴。’土人以黄茅瘴为尤毒,即此是已。”岭南瘴气为害,北人谪到岭南多无生还,故尤其害怕。他们视瘴气为鬼门关,谚曰:“若度鬼门关,十去九不回。”即言难逃岭南的炎瘴。宋李纲《初发雷阳有感二首》一:“梦中曾过鬼门关,敢冀君恩听北还。父子相随幸良厚,仆奴半死涕空澘。风烟萧瑟黄茅瘴,山路崎岖赤脚蛮。归去梁溪见桑梓,定抛冠佩老岩间。”岭南犹如鬼门关,能生还者为万幸,却又不幸。杨万里《诚斋集》卷八十九《刑法上》:“至于二广,则风土之恶,瘴疠之祸,不忍言也。父母妻子哭其去,又哭其归。去则人也,其哭犹忍闻也。归则丧也,其哭不忍闻也。大抵去而人者十焉,归而鬼者七八焉,而人者二三焉。二三人者,虽不死,而死矣。何也,病也。病而全者,又十而一二焉。外路之官吏何辜,而使之至于此也。”梅州是岭南瘴气最重的地方。梅州黄茅瘴虽盛于八月,但延续到冬天。圆仲通真子《瘴气论》:“岭南瘴,犹如岭北伤寒也。从仲春迄仲夏,行青草瘴;季夏迄孟冬,行黄茅瘴。”一般而言,到中午时,瘴气会消散。明张瀚《松窗梦语》卷二:“日将中,气渐清肃。稍昃,见地中瘴雾如香烟数缕,冉冉而起,顷刻弥漫,布濩遍堂奥,苍茫混六合为一,上下皆晦冥矣。”但是,杨万里所经历的程乡毒雾,虽腊月中午仍大雾迷漫,烟瘴千里;举头不见日头,对面不见人影,人迷失在瘴气的海洋中。诗歌反映了宋时梅州瘴气为害的景象:原始山林必然烟瘴万里。
  
 
 
  
 
  省城官员到了梅州,必然受到热情款待。但这没有激起杨万里的诗兴。次日清晨,他离开梅州时才亮出了歌喉,作《明发梅州》:
  市小山城寂,船稀野渡忙。
  金暄梅蕊日,玉冷草根霜。
  县、州志均载此诗,但《嘉应州志》作《梅州》,《程乡县志》作《咏梅州》,均误。诗歌写梅州人文和自然景色:虽城池狭小,人烟稀少,但野渡船稀,玉霜粉饰梅蕊,景色动人。诗人意犹未足,在梅州郊外又作《霜草》:
  霜前乱碧未全枯,霜后纷黄却更苏。
  偷吃瑶台青女粉,都生琼须与银须。
  宋代腊月梅州野外一片霜雪世界:大地上、草树上,到处一片银白,霜粉还爬上诗人的胡须,使他像偷吃了天上神女的脂粉一样。今天梅州冬天的最低温度多在零度以上,霜雪难寻。宋代梅州的气温比今天低2-3度。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表明,南宋时期有一个骤寒的低温期。诚斋的梅州诗歌记载了这种古气候景观,它对于研究中国南宋的气候变迁有重要的价值。
 
 
 
宋代大诗人杨万里与梅州③ 梅州的第一歌者(下)
张应斌?梅州日报一客都文譚?10月5日
 
导 读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进士,曾任国子监博士、太常博士,吏部右侍郎等。他品德高尚,崇尚真诚,宋光宗为其亲书“诚斋”匾额,故世称其为“诚斋先生”;著有《诚斋集》133卷,被誉为一代诗宗,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四大家”,又称“中兴四大诗人”。
  南宋大诗人杨万里与梅州的关系,方志除了载其诗歌三首外,不置一词。但是,杨万里对梅州的历史和文化有无可比拟的大功德,这表现在:第一,在政治军事上,淳熙八年(1181年)他率军平定梅州寇乱,战后重建粤东的治安体系,对梅州的政治军事做出杰出贡献。第二,在文学上,他以30多首诗歌的规模深入地歌咏梅州山川和文化,奠定梅州文学的基础,成为歌唱梅州的第一人。第三,在历史文化上,他“此行便是无官事,只为梅花也合来”的诗句,道出了梅州得名的真谛。第四,在梅州的发展上,淳熙十一年(1184年)他任京官时上疏论述梅州建设,使中央政府对梅州再次下达特殊政策,这在梅州的政治建设和桥梁史上,还有迹可寻。第五,在教育文化上,杨万里的门生刘涣在梅州任职18年,他以四大创举对梅州的教育和文化事业做出了前所未有的贡献,使梅州产生了以神秘的“百花洲谶”为载体的状元梦。古印度《歌者奥义书》第二篇第七章说:“他的歌必至美,使他拥有至善之境。”杨万里至美的梅州诗歌是梅州文化史的珍宝,杨万里及其门生刘涣深刻地影响和塑造了梅州历史,使梅州开始迈向至善之境。
  从大学文学院退休归居梅城的张应斌教授,近年来博览群书,探幽索隐,爬梳综理,辨伪匡谬,撰成《宋代大诗人杨万里与梅州》。从10月3日始,本栏将分为六期予以刊发,今日刊发第三期。敬请垂注!
  
 
 
 
离开梅州后,诗人杨万里第一夜借宿在房溪的山野农家,写了《夜宿房溪饮野人张珦家桂叶鹿蹄酒其法以桂叶为饼以鹿蹄煮酒酿以八月过是期味减云》:
桂叶揉青作麴投,鹿蹄煮醁趁凉储。
落杯莹滑冰中水,过口森严菊底秋。
玉友黄封犹退舍,齑汤蜜汁更输筹。
野人未许传醅法,剩买只瓶过别州。
房溪,光绪《嘉应州志》卷一作“旁溪”。房,客家语读作“旁”,房溪即旁溪。《嘉应州志》卷一《采访册》:“东南高山,与潮州丰顺分界。”它在程乡与今丰顺分界处。房溪之夜,诗人像采风的人类学者一样走进山野民居,感受野人生活。这首诗在民俗上有二点值得注意:
第一,诗人写到好客的“野人”。此“野人”张珦,今无考。“野人”在字面意义上,是乡野之人。但是,结合宋代梅州居民状况,野人当是在梅州山野中居住的畲人。诗人在广东时常看到“野人”:“若教渔父头无笠,只看蓑衣便是猿”(《题钟家村石崖》),为宋代梅州少数民族摄下了一幅珍贵的民俗照。
 
 
第二,诗人还记载了岭南独特的酒俗。广东酿酒素有特色,宋代酒为官酿,岭南因烟瘴不禁私酿,故酒丰富多彩。著名的有乐昌灵溪酒、博罗桂酒、惠州罗浮春等。苏轼在岭南写到的有天门冬酒、中山松醪等,作《真一酒歌》《浊醪有妙理赋》《中山松醪赋》《桂酒颂》,并学会酿造“岭南万户酒”。岭南的气候和物产也适于酿酒,《广东新语》卷十四有酒泉、酒山、酒树、酒花等,猿猴也能以稻米杂百花于石穴中酿成味辣的猿酒。酒之味,在于麴。南方多以草叶花卉制麴酿酒,晋嵇含《南方草木状》上:“草麴,南海多美酒,不用麴蘖,但杵米粉,杂以众草叶……经月而成。”《苏东坡全集后集》卷九载《东坡酒经》说:“南方之氓,以糯与粇,杂以卉药而为饼,嗅之香,嚼之辣,揣之枵然而轻,此饼之良者也。”张珦揉桂叶为麴,属自创的乡土酒法。酒之醇,在于复酿和久存。苏轼《酒子赋》:“南方酿酒未大熟,取其膏液,谓之酒子,率得十一,既熟,则反之醅中。”张珦虽“野人”,却善酿酒。杨万里像苏轼一样向“野人”学习酒法,买下仅剩的一壶美酒上路。房溪夜饮的野人民俗给诗人留下难忘印象,次日清晨乘着酒兴,他写下《明发房溪》二首:
山路婷婷小树梅,为谁零落为谁开。
多情也恨无人赏,故遣低枝拂面来。
 
 
青天白日十分晴,轿上萧萧忽雨声,
却是松柏霜水落,雨声那得此声清。
 
 
鹿蹄酒醺,山水也美;优美的山水孕育了甘醇的美酒和温暖的人情。走出房溪,进入冬天清晨的迷雾中,诗人写了《瘴雾》(见前),再前有《过水车铺》二首云:
尽日途中断客行,两边山色到云青。
溪光摇碎黄金日,波面跳成白玉星。
 
 
轿里看书得昼眠,梦中惊浪撼渔船。
觉来书卷风吹乱,忘却前篇与后篇。
水车,程乡县地。乾隆《嘉应州志》卷一:“龙冈坪,距城六十里,有官塘,有六约:……曰水车。”今名水车圩。诗歌一写山色溪水,一写轿中看书打盹。《读书止观录》卷二云:“杨诚斋曰:‘衣短褐,煮野蔬,读书之声满天地,则贫贱之未必不如富贵也。’读书者当观此。”诗人虽膺武职,但不失斯文,儒者风范仍存。诗人当晚赶到万安,作《宿万安铺》:
来朝送入鳄鱼乡,未到潮阳到揭阳。
休说春风归路远,只今去路不胜长。
 
 
梅州时立时废,废时归入潮州。丰顺,清乾隆二年(1737)才立县,原地曾属揭阳、大埔、海阳,故诗人有“未到潮阳到揭阳”之句。万安,为清代嘉应州程乡县六乡之一,称万安都。《程乡县志》卷二“传递公文铺舍共二十三处”,有径心铺,但无万安铺。因为万安铺在清代叫“万安都径心铺”,在梅州城南靠近丰顺的路上,当时属于程乡县。康熙《程乡县志》载:州城“至万安都径心,五十五里;由径心抵小溪坝,接本府(潮州府)海阳县丰政都(今丰顺县丰良镇)六十里。”这是诗人离开梅州后的第二夜。房溪并非官方铺舍,它距万安铺不远,但作者在这一带住了两宿,可见他在此并非赶路,而是在两县交界处深入地探访和考察。第二天清晨,诗人离开程乡万安铺后即进入山谷,有《过革竹洋迳》云:
两山何许来,此马忽相寻。
摩肩不少让,争道各载駸。
乔木与修竹,相招为茂林。
无风生翠寒,未夕起素阴。
天垂木末近,日到谷底深。
空山时自响,已动客子心。
行至幽绝处,更闻啼怪禽。
 
 
“革竹”《宋诗钞》作“单竹”。《嘉应州志》卷一物产有“单竹”:“材中箫管。水泡曝干为蒸子,点火,不忌风。”梅州多竹,地名有城东黄竹洋,第三里有大竹乡,所属六约有“神竹”,还有龙竹、双竹等地。“迳”,广东方言,指长达数十里的深山峡谷。杨万里有《入陂子迳》、《过陂子迳五十余里乔木蔽天遣闷七绝句》等诗歌。《诚斋集》卷十七载杨万里《过长峰迳遇雨遣闷十绝》序云:“南人谓深山长谷、寂无人烟、中通一路者,谓之逕。自翁源至河源,其迳有三:三猿、陂子各五十里;惟长峰余百里(当作:百余里)。过者往往露宿钻火以炊,予以半夜一昼疾行出逕,宿秀汉云。”革竹洋迳,一条以山竹为主的峡谷,这里修竹、乔木、茂林、幽谷、窄径、怪禽,处处清新动人,使作者在梅州旅途中的行程,情趣盎然。
 
 
走过革竹洋迳后,平陆坦途景观呈现眼前。寒冬腊月进丰顺县,热气腾腾的温泉引起杨万里的极大兴趣,他观看温泉,有《观汤田铺溪边汤泉》:
下泓堪浴上堪煎,阴火熬成未必然。
海底日升波自沸,偶分一脉作汤泉。
 
 
汤田,清乾隆至民国时的丰顺县城(今丰顺县丰良镇)。此地温泉鼎沸,四季翻滚如汤,故名。清葛曙《温泉记》:“汤田之名,由温泉得也。出丰城西北数十步,可望而即。其泉似有神炊,终古长沸于于焉。”温泉初出时温度极高,可以焦木,可以宰猪烫羊。宋代在此设汤田铺,明代隆庆时筑城,成为通判府城,崇祯时驻军名丰顺营,为清代乾隆时建立丰顺县打下了基础。民国《丰顺县志》卷十五:“通判府城,明隆庆初筑城汤田,崇祯初复设丰顺营,乾隆三年,建丰顺县。”汤田是个福地,不仅居民广泛享受温泉,而且地热使周围气温升高,连果树也提早开花。诗人发现这个奇异的现象,有《汤田早行见李花甚盛》二首:
其一:
此地无春信,年年只是梅。
南中春更早,腊月李花开。
其二:
似妒梅花早,同时斗雪肤。
新年三二月,还解再开无?
他以汤田李花与梅花同时争艳的奇景为题材,写成一组丰顺的温泉诗歌。诗中先写粤东随处可见的红梅,再写到似乎是反季节的李花。红色的梅花与洁白的李花交相呼应,把隆冬腊月的丰顺山川,打扮得像江南三月一样的靓丽。诗人以北方通常的物候学知识为背景,像好奇的儿童一样天真地问道:你们现在就已竞相怒放,那么在江南二三月李花开放时,你们还能再开么?
 
 
在梅、潮道上,作者留心观察南国特有的植被,特别是腊月岭南的竹、梅、李、葵等各种植物和景色,有《雨中道旁丛竹》:
竹色岂不好,道旁端可嗔。
只将寒雨里,将冷洒行人。
又有《雨中梅花》云:
霜晴三日不胜佳,忽做阴霖送岁华。
客里清愁自无奈,却教和雨看梅花。
此外,还有《道旁草木》二首:
山无人迹草长青,异彩奇香不识名。
只是苔花兼藓叶,也无半点俗尘生。
 
 
古树何年涧底生,只今已与岭般平。
千梢万叶无重数,一一分明报雨声。
 
 
总之,南粤的古树青草,奇花异卉,激荡着诗人的心灵,激发出他的创作灵感。在南征途中,作者穿越恐怖的深谷,翻过陡峭的高山,其《过瘦牛岭》云:
行尽天涯遣未休,梅州到了又潮州。
平生岂愿乘肥马,临老须教过瘦牛。
梦里长惊炊剑首,春前应许赋刀头。
夜来尚有余樽在,急唤渠侬破客愁。
 
 
《嘉应州志》载有此诗,但问题不少。第一,诗句颠倒错误。“梅州到了又潮州”,《程乡县志》《嘉应州志》和宋祝穆《方舆胜览》均作“循州到了又梅州”,若据此,瘦牛岭当在循梅之交的南口一带。故《嘉应州志》卷九:瘦牛岭,“未详所在。”实际上,瘦牛岭在梅、潮道中的揭阳县。乾隆《潮州府志》卷十六:“云落山,一名瘦牛岭。距城西一百里,高约二百丈,周围三十里。”瘦牛岭今属丰顺县。第二,此诗八句,县志、州志均腰斩前四句。瘦牛岭是诗人旅途劳累中的有趣行程,诗人笔下的瘦牛岭气势磅礴,又富于人情味。乾隆《潮州府志》卷十六引《城地记》:“瘦牛岭,环于邑西。旧传:岭中有铜铁佛像。”瘦牛岭上有瘦牛寺,寺中供铜铁佛像。此寺宋代香火旺盛,故诚斋以刀头和美酒祭祀瘦牛和铜铁之佛。下山后,诗人还有《题瘦牛岭》:
牛头定何向,牛尾定何指?
我不炙汝心,我不穿汝鼻;
如何不许见全牛,雾隐云藏若相避?
行行上牛背,上下三十里。
一雨生新泥,寸步不自致,
胡不去作牵牛星,渴饮银河天上水?
胡不去作帝籍牛,天田春风牵犁耜。
却来蛮村天尽头,塞路长遣行人愁,
夕阳芳草只依旧,瘦牛何苦年年瘦!
瘦牛岭为揭阳岭之北麓,高二百丈。清齐召南《水道提纲》卷十七:揭阳岭“又东稍北,为瘦牛岭。”雄伟陡峭的瘦牛山,在他眼前作了有血有肉的瘦牛。诗人对牛频频发问,遂成此诗。此时,翻山的辛劳变成轻松的调笑,真有“广东之游乐复乐”的快慰。绍兴十九年(1149),福建莆田人、宋高宗绍兴八年状元黄公度《题瘦牛岭》“自笑年来为食谋,扶携百指过南州。时平四野皆青草,此地何曾解瘦牛。”黄公度幽默风趣:此处遍地青草,为何会出现不吃草的瘦牛呢?诚斋的幽默,丝毫不让黄公度。过了瘦牛岭,诗人有《过金沙洋望小海》和《揭阳道中》等诗。
 
 
淳熙九年正月初一诗人从潮州返梅州,在流潢遇到腊月的台风袭击,被困在流潢村,作《泊流潢驿潮风大作》二首,其一:
忽看草树总披离,记得风沙昨日时。
除却潮来无别事,海风动地亦何为?
狂风暴雨后,流潢到处树歪草伏。流潢,北宋陈尧佐《戮鳄鱼文》作硫黄,清道光《广东通志》卷106作留隍,它离潘田铺30里,今为梅州市丰顺县辖镇。留隍,据说本应是留皇,因南宋末的宋帝昺停留于此。《梅州市地名志》:“传说宋帝昺南逃至万江庙夜宿,时有‘万江庙小可留皇’的诗句,因而得名。为避嫌疑,留皇写作公式隍。”此说大谬。从宋陈尧佐《戮鳄鱼文》和此诗可知,在宋帝昺前一个世纪,此地早有“硫黄”或“流潢”的地名。不排除宋帝昺到过流潢,但因他得名之说,应当纠正了。
 
 
诚斋四六发遣膏馥卷之三(杨万里撰周公恕辑-宋刻本)
说杨万里是梅州的第一歌者,并非是在时间上而言。梅州自南齐设立程乡县以来,中原文人如唐代韩愈、李德裕,北宋的苏轼、陈尧佐等,间接与梅州有文字关系。韩愈任潮州刺史时的《祭界石神文》,涉及梅州的明山神。唐李德裕《到恶溪夜泊芦岛》:“风雨瘴昏蛮日月,烟波魂断恶溪时。”涉及到梅州的瘴气。苏轼在绍圣元二年间,与程乡知县侯晋叔和梅州刺史关系密切。苏轼【浣溪沙】:“绍圣元年(1094)十月十三日,与程乡令侯晋叔、归安簿谭汲游大口寺,野饮松下,设松黄汤,作此阕。”苏轼《跋所书东皋子传》:“绍圣二年(1095)正月十六日,方读《东皋子传》,而梅州送酒者适至,独尝一杯,径醉。遂书此纸,以寄谭使君。”北宋陈尧佐坐言事忤旨贬为潮州通判时,因丰顺公式隍张氏子为鳄鱼所食,作《戮鳄鱼文》文;又作《潮阳新编》一卷,其《寄潮州于公九流》“扁舟如叶路东西,一片滩声下恶溪。”涉及到梅州。但是,他们均没有到达梅州,也没有正面描写过梅州。北宋孔文仲(1038-1088)曾被追贬梅州别驾,但他没有关于的梅州文字。但其弟孔武仲(1042-1097)有《内阖钱公宠惠高丽扇以梅州大纸报之仍赋诗》,说到珍贵的梅州大纸;强至(1022-1076)有《次韵梅守著作喜守粹冬杪祈雪春初获应之什》,为与梅州知州的唱和。但是,他们均未到梅州,只是偶尔在诗歌中涉及到梅州的人或物。
 
 
最早实地描写到梅州景物的人,应是南宋初年的丞相李纲(1083-1140)。他在《梁溪集》中有《通衢驿夜坐有感》二首、《宿兴宁县驿》二首、《午暑憇夜明馆道傍清流激湍可爱所乏者茂林修竹耳》二首、《自梅趣汀行小路墝埇危甚六月十一日宿金沙寺》、《自金沙至梅口宿农家》等五题八首,这些诗歌是他在建炎四年(1130)六月,从贬地海南返回北方路过梅州时所作。本年,梅州盗匪猖獗,匪徒攻入梅州城,杀守臣沈同之,大掠而去。盗匪加上瘴疬,李纲肘后系着治疗瘴气的仙方,匆匆忙忙地逃离烟瘴之地梅州,故这些诗以抒情为主,无暇细致地描写梅州。实地写到梅州的第二人,是广东转运判官张致远(1090-1147)。他在绍兴四年(1134)在梅州有《祭梅溪宫文》:“四百余年鳄不归,七十二滩险莫支。千艘上下无倾攲,波间小艇理筩丝。”另有《祭刘元城》残句:“曾井有泉消毒瘴,程江无屋祠高贤。”他的诗很重要,但仅一首又半而已。
 
 
从时间上,诚斋是实地描写到梅州的第三人。但他以30首的规模,对宋代梅州的山水名胜、城市乡村、气候瘴气、风土民俗等,作了多方面的深入细致的描写,从数量和质量上,远远地超越李纲和张致远,杨万里才是歌咏梅州的第一歌者。宋刘克庄《仙溪志序》:“地以人重,瞻言旧耆。”杨万里以南宋四大家的身份书写梅州,成为梅州文学奠基礼。八九百年后,它仍是梅州最好的文学。
 
 
网编:秋月
 
 
阅读?325
9
精选留言
写留言
* ?
赖胜权
大长见识
* ?
嘉良
注:"留皇写作公式隍",应是"留皇写作??隍"。一如前
 
 
 
宋代大诗人杨万里与梅州④:杨万里咏梅诗与梅州得名
原创:?张应斌?梅州日报一客都文譚?10月6日
 
 
导?读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进士,曾任国子监博士、太常博士,吏部右侍郎等。他品德高尚,崇尚真诚,宋光宗为其亲书“诚斋”匾额,故世称其为“诚斋先生”;著有《诚斋集》133卷,被誉为一代诗宗,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四大家”,又称“中兴四大诗人”。
 
 
南宋大诗人杨万里与梅州的关系,方志除了载其诗歌三首外,不置一词。但是,杨万里对梅州的历史和文化有无可比拟的大功德,这表现在:第一,在政治军事上,淳熙八年(1181年)他率军平定梅州寇乱,战后重建粤东的治安体系,对梅州的政治军事做出杰出贡献。第二,在文学上,他以30多首诗歌的规模深入地歌咏梅州山川和文化,奠定梅州文学的基础,成为歌唱梅州的第一人。第三,在历史文化上,他“此行便是无官事,只为梅花也合来”的诗句,道出了梅州得名的真谛。第四,在梅州的发展上,淳熙十一年(1184年)他任京官时上疏论述梅州建设,使中央政府对梅州再次下达特殊政策,这在梅州的政治建设和桥梁史上,还有迹可寻。第五,在教育文化上,杨万里的门生刘涣在梅州任职18年,他以四大创举对梅州的教育和文化事业做出了前所未有的贡献,使梅州产生了以神秘的“百花洲谶”为载体的状元梦。古印度《歌者奥义书》第二篇第七章说:“他的歌必至美,使他拥有至善之境。”杨万里至美的梅州诗歌是梅州文化史的珍宝,杨万里及其门生刘涣深刻地影响和塑造了梅州历史,使梅州开始迈向至善之境。
 
 
? 从大学文学院退休归居梅城的张应斌教授,近年来博览群书,探幽索隐,爬梳综理,辨伪匡谬,撰成《宋代大诗人杨万里与梅州》。从10月3日始,本栏将分为六期予以刊发,今日刊发第四期,敬请垂注。
 
 
 
杨万里画像
 
 
? ? ? ? 杨万里在梅州的业绩,还表现在他的梅花诗上。它不仅是作者歌咏梅州的深度和广度的折射,而且回答了梅州得名的重要问题。 ?
 
 
  梅州的得名,无疑是梅州历史和文化的基本问题。但是,在梅州的得名上,历来说法颇多,彼此歧异,莫衷一是,对梅州的思想和文化造成混乱。梅州的得名,著名的有:梅鋗说,王十朋说,温隐士种植梅树说,以及梅峰形如梅花说等等。
 
  明李士淳《梅州命名考》:“曾见《粤东名贤志》:梅鋗,浈水人。汉初,从高祖,破秦有功,封于粤,即今程乡地。故号其水曰梅源,溪曰梅溪,名其州曰梅州,皆以梅鋗得名也。至今各乡祀神有梅溪公王,意即其人云。俗不详其从来,遂以程俗多树梅,故名梅溪。又以宋时状元王十朋号梅溪,梅溪神即十朋,皆习而不察,相传之误也。今考正,以俟后之君子。”李士淳所主的梅鋗说,得到清康熙三十年程乡知县刘广聪的认可:“名州以梅,为汉将梅鋗食邑之故。然则其名梅也,以旌功也。”但是,梅鋗的封地在梅岭。明欧大任《百越先贤志》卷一《梅鋗传》:“鋗从之,至台岭,家焉。乃筑城浈水上,奉王居之,谓之梅将军城。姓其台岭曰梅岭……而鋗为芮将,功最多,封十万户,为列侯,食台以南诸邑,谓之台侯。”梅鋗之所以被封为台侯,是因其家乡和主要活动地区在台岭。台岭封给梅鋗后,改称梅岭、或梅将军城,是后来的事。梅鋗一生未到梅州,梅州更不是他家乡,梅州怎么会“越国以鄙远”地成为他的封地呢?梅州梅鋗封地说,纯属望梅止渴。更重要的是,与梅鋗同时的摇毋余被封为海阳侯(地在辽西郡)。梅州在汉代属揭阳县之海阳,如果梅鋗的封地真在梅州,他也当名海阳侯。事实上,历史上没有两个海阳侯。梅岭属于五岭之大庾岭,梅州属于揭阳岭。梅州梅鋗封地说,与历史和地理均相冲突。此外,梅江东桥河畔、以及松口梅江河畔等地均有梅溪公王庙。这是因梅溪为梅江古名,梅溪公王庙所祭祀的是梅江水神,而非梅鋗。梅州为梅鋗封地说,大误。
 
 
  梅州得名因王十朋说,更是荒诞不经。王十朋为南宋人,而梅州之名起于南汉,早于王十朋几百年。王十朋的确号梅溪,他自称“梅溪野人”。但是,他号梅溪,是因他家在梅溪的南岸。王十朋《梅溪后集》卷六《梅溪序》云:“梅溪,在北高山之阳,去孝感井二十步。溪至小,以井为原,予家其北溪之南,有水如带,通谓之梅溪。溪名旧矣,莫知所自,予植梅以实之。”王十朋在溪边种梅花树数株,其意即梅溪因梅花而得名。其《林下十二子诗并序》:“梅溪野人既见黜于春官,齿发老矣。悟虚名之可厌,知林泉之足乐也。家之东南隅有井焉,泉清而味甘。井畔有修竹数百挺,辟小径以通幽。有梅数根,欹卧乎竹间。两桂苍然,夹井而植。因莳兰于竹林之下,植昌阳于井旁以增野趣。予与宾友杖屦徜徉,赋诗饮酒,弈棋于其间,颇足自适,遂命曰:‘林下七子’。且字竹曰子脩,井曰子深,梅曰子先,桂曰子苍,兰曰子芳,昌阳曰子仙,梅溪野人为之主,故自字曰子野,仍赋七诗以寓意。”其中,歌咏梅花的《梅子先》:“竹外溪头手自栽,群芳推让子先开。好将正味调金鼎,莫似樱桃太不才。”因此,说王十朋是梅州的梅溪神,更是望文生义,无稽之谈。
 
 
  梅峰种植梅树说和梅峰形如梅花说,最早见于康熙十二年《程乡县志》。光绪《嘉应州志》卷四:“梅峰,在城西门外。《旧志》云:平地突起,形如覆钟。明孝子温禧居其麓,遍植梅树,因名。又云:五峰错落,似梅花五片,故名。又云:阜累如马蹄,名马蹄峰。今案:梅峰、梅溪,此地山水,宋改敬州为梅州,本以山水得名,何俟明始有梅峰。《万姓统谱》载温禧,与志中本传略同。俱无植梅事。当是后人因禧号梅野而附会之耳。”《旧志》,指康熙十二年《程乡县志》,也称《王志》。《王志》说梅州得名是因明代温禧在梅峰种植梅树说,已被《嘉应州志》驳斥。《王志》说梅峰形如梅花说,已被梅峰又名马蹄峰所驳斥,不赘。
 
 
  另外,还有光绪《嘉应州志》所主张的梅州以本地山水得名说。光绪《嘉应州志》卷十七引《梅溪宫辨》云:“州地本有梅峰、梅水,即谓以山水得名,有何不可?”此说庶几近之,但提法笼统。细究此说,梅州的得名,到底是因梅州的山,还是水呢?应该说,此说仍不得要领。
 
 
  其实,上述五种学说均不可取。
  梅州的得名,其实是因当地的大地景观:梅花树。
  梅州野外,漫山遍野都是梅花,它构成梅州最突出的地理特色。
  梅花惹人怜爱,苏轼【西江月】《梅花》“玉骨那愁瘴雾,冰肌自有仙风。”梅州既以玉骨冰肌的梅花为标志,以梅名州,自在情理之中。换言之,梅州之意:是说它是梅树之州,是梅花之州。碰巧,这在杨万里的梅州诗歌中可以得到印证。
  
  杨万里《自彭田铺至汤田道旁梅花十余里》,诗云:
  一行①谁栽十里梅,下临溪水恰齐开。
  此行便是无官事,只为梅花也合来。
  (注①一行,读hang,第二声,指梅花树排成一列。此处据自原版。)
 
  彭田,即潘田。道光《广东通志》卷178丰顺县东40里有潘田铺;明代又叫潘田堡。这里的溪流叫潘田溪,又称房溪,或滂溪。在客家话中,彭、旁、房、潘音近。潘田虽僻在山谷,但它是通往梅、潮、揭、漳、韶的要道,故成为粤东军事重地,明代设立潘田巡检司,驻军叫田心营。诗歌写从梅州之梅南至丰顺途中的梅花。梅为蔷薇科杏属小乔木,或稀灌木植物,花萼通常红褐色,花先于叶开放,花香浓郁,果实近球形,它原产中国南方,在中国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梅花居中国十大名花之首,与兰花、竹子、菊花并列为“四君子”,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梅花在中国南北均有,但是在这里却形成罕见的奇观:山上山下,溪边路旁,到处都是梅树,它们以漫漫十里的巨大规模装点着壮丽山河,现在它们正含苞怒放,构成了一幅梅山梅海的灿烂的梅花世界。诗人从未见过这样如此纯粹、如此集中的梅花,诗人似乎发现了新大陆,他无比欣喜感叹道:这样壮丽的梅花固然是因官事无意发现的。但是,即使没有公事,为了这十里梅花,专程而来也是应该的。
  
  这满山遍野的梅花激荡着杨万里的诗心,他为这十里梅花而欢呼叫号。这景象深深地感动了宋梅州知州蒲寿宬,其《心泉学诗稿》卷二《梅阳郡斋铁庵梅花五首》四:“卓哉诚斋老,驱车陟崔嵬。清风欲洗瘴,驾言为花来。”诚斋翻越崔嵬的群山,冒着漫天的黄茅瘴来到丰顺,见到这满山的梅花竟然喜不自胜。十里梅花的景观得到后人的歌颂,清沈大成《花朝前三日澄里招看梅花自净香园泛小舟刀至蜀冈之麓入栖灵寺汲第五泉饮花下天将雨遂返以杨诚斋诗只为梅花也合来为首句得四绝》,其一:“只为梅花也合来,冷香阵阵水云隈。红桥北去勾留处,多半琼枝向我开。”可见杨万里诗的巨大影响。
  
  表面看,这十里梅花在丰顺,似与梅州的命名关系不大。但联系到杨万里在梅州的梅花诗,问题就清楚起来。这十里梅花虽然在丰顺,但在生长梅花的宏观山脉体系和土质体系上,它与梅州一脉相承。梅州处于华南褶皱系南部,境内有两个三级构造单元,大地形态上是山区,自然土壤为南方山地草甸土、黄壤、红壤、赤红壤、紫色土、潮沙泥土、石质土等土类,瘠薄的土质适合梅树生长,故杨万里所见的山川植被主要是梅花。他进入梅州的《发通衢驿见梅有感》写梅花:“虚过一冬妨底事,不曾欵曲是梅花。”通衢驿梅花满山,故驿有爱梅亭,明代改为官梅阁,故丘恭有《官梅阁题壁》诗。《晨炊浦村》:“疎梅照清浅,作意为谁容。”是长乐县的梅花。诗人《明发梅州》:“金暄梅蕊日,玉冷草根霜。”《明发房溪》:“山路婷婷小树梅,为谁零落为谁开。”是梅州程乡县的梅花。《汤田早行见李花甚盛》一:“此地无春信,年年只是梅。”《雨中梅花》:“客里清愁自无奈,却教和雨看梅花。”是丰顺境内的梅花。可见,从长乐县到程乡县,从程乡到丰顺,沿途无不是梅花。梅树成为梅州主要的植被,梅花成为梅州主要的大地景观。在丰顺境的十里溪流旁,在自然土壤与耕作土壤的结合部,它更适宜梅花生长,故十里长溪形成延绵不绝的十里梅花。丰顺的十里梅花不是偶然的,也不是无根之木。它是梅州山脉和梅州梅树植的自然延伸,是在特定的地形和水土条件下形成的集中的梅花景观,其实是梅州梅花的代表而已。因此,此诗透露出梅州得名的真正原因:梅州因遍地的梅花而得名。宋姚勉((1216-1262))《和杨监簿咏梅》:“梅州参彻梅花髓,句中有味供紬绎。”含义相近。梅州水叫梅溪(梅江)、梅源、梅潭河,梅州聚落叫梅口镇(松口)、梅塘(石坑都),梅州山叫梅峰、梅林。它们原初,是因大地上灿烂的梅花。
  
  古印度《歌者奥义书》第一篇第一章:“话语的精华是梨俱,颂歌的精华是萨满。”梨俱(rig),指颂诗;萨满(sāman),指唱神。
  
  ?杨万里歌颂梅州梅花的诗,无意之间道出了梅州的得名,诚斋可谓是梅州唱神。?
 
 
宋代大诗人杨万里与梅州⑤:提携刘涣深刻影响梅州文教
原创:?张应斌?梅州日报一客都文譚?10月7日
 
导 读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进士,曾任国子监博士、太常博士,吏部右侍郎等。他品德高尚,崇尚真诚,宋光宗为其亲书“诚斋”匾额,故世称其为“诚斋先生”;著有《诚斋集》133卷,被誉为一代诗宗,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四大家”,又称“中兴四大诗人”。
  南宋大诗人杨万里与梅州的关系,方志除了载其诗歌三首外,不置一词。但是,杨万里对梅州的历史和文化有无可比拟的大功德,这表现在:第一,在政治军事上,淳熙八年(1181年)他率军平定梅州寇乱,战后重建粤东的治安体系,对梅州的政治军事做出杰出贡献。第二,在文学上,他以30多首诗歌的规模深入地歌咏梅州山川和文化,奠定梅州文学的基础,成为歌唱梅州的第一人。第三,在历史文化上,他“此行便是无官事,只为梅花也合来”的诗句,道出了梅州得名的真谛。第四,在梅州的发展上,淳熙十一年(1184年)他任京官时上疏论述梅州建设,使中央政府对梅州再次下达特殊政策,这在梅州的政治建设和桥梁史上,还有迹可寻。第五,在教育文化上,杨万里的门生刘涣在梅州任职18年,他以四大创举对梅州的教育和文化事业做出了前所未有的贡献,使梅州产生了以神秘的“百花洲谶”为载体的状元梦。古印度《歌者奥义书》第二篇第七章说:“他的歌必至美,使他拥有至善之境。”杨万里至美的梅州诗歌是梅州文化史的珍宝,杨万里及其门生刘涣深刻地影响和塑造了梅州历史,使梅州开始迈向至善之境。
  从大学文学院退休归居梅城的张应斌教授,近年来博览群书,探幽索隐,爬梳综理,辨伪匡谬,撰成《宋代大诗人杨万里与梅州》。从10月3日始,本栏将分为六期予以刊发,今日刊发第五期。敬请垂注!
 
 
   杨万里对梅州的影响,梅州方志只字不提。除了梅州治安和梅州得名诗外,杨万里的影响可以寻觅的还有二:一是梅州桥梁史上,梅州最早的桥梁是淳熙八年杨万里到梅州后建造的嘉应桥和梯云桥。乾隆《嘉应州志》卷一:“嘉应桥,城东一里,北门濠水出此,宋淳熙时创建。”濠即沟濠,濠水即今周溪,嘉应桥是周溪上的小桥。它当是淳熙十二年,黄畟任梅州知州后所建。康熙《程乡县志》卷一:“梯云桥,县治南六十武【步】,文庙外,淳熙年州守黄启宗创,木梁二间。以士子赴试发轫于此,故名梯云。”梯云桥是木梁二间的风雨桥,当是淳熙十五年(1188)年黄启宗任梅州知州时建。杨万里梅州平乱以及他在京城上疏的《第一劄子》后,中央和省政府更加重视梅州,梅州最早的桥梁便与杨万里关联起来。
   
 
   杨万里对梅州的影响,还表现在其门生刘涣身上。杨万里与刘涣的师生之情不仅影响到刘涣的一生,也深刻地影响到对梅州文化和教育的建设。
   ?
   方志对刘涣有所记载。康熙《程乡县志》卷一:“百花桥,城南之西百花洲,宋庆元州守刘焕造舆梁十二间,因洲而名。”卷二:“宁宗庆元六年,知州刘焕增学宫,新十哲像,编续从祀。”卷五:“刘焕,庆元间任。”一人而有三条,记载不可谓少。但是,却没有为他立传,对他任职的时间和事迹,均语焉不详。周修东《宋潮州七贤年谱丛刊》,在潮州七贤之五《刘允暨子昉二先生事迹系年》后附二《刘涣行年考》,《梅州文化通史》第五章第三节《刘涣作宰梅州及其文教建设》载有刘涣事迹。它们对刘涣的认识有所深入,但仍然不详。
 
   
   ?
 
  ?进入新世纪整葺一新的梅州学宫
  
 
 
   梅州历史上有著名的关于梅州状元的《谶语》。但是,《谶语》因何而生,为谁而生,至今依是无头公案。其实,这个《谶语》与刘涣有关。
   ?
   刘涣(1152?-1225?),广东潮州府海阳县东津村人,约生于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约卒于宝庆元年(1225)。在南宋淳熙四年(1177)至嘉定六年(1213)间的36年中,他为官于岭南的梅州、惠州、琼州和广州等地,特别是在梅州任职18年。他本名刘唤,杨万里《诚斋集》作刘涣,清康熙《程乡县志》和乾隆《嘉应州志》作刘焕,明正德《琼台志》作刘汉。他本字明甫,为官后字伯顺,又称刘炜叔。其祖父刘允,为潮州八贤之一,宋绍圣间任程乡县令;其伯父刘昉,为宋龙图阁学士、湖南安抚使;其父刘景为宋银靑光禄大夫开国男。潮州《桃坑刘氏族谱》还称刘涣“赐紫金鱼袋,食邑三百户”。宋代赐食邑三百户、紫金鱼袋者,常有“开国男”爵位,这需要任朝官20周年的人才有资格。此说不足信。
   ?
   刘涣为官的时间,笔者考证大致为:淳熙四年至淳熙十二年(1177-1185),任梅州尉。淳熙十三年至绍熙五年(1186-1194),升任肇庆通判,兼摄清远县令。庆元元年至庆元三年(1195-1197),任琼州通判。因知州见缺,依据绍兴二十六年(1156)宋朝规定:“二广容、贵、新、柳、南恩州、吉阳、万安军见阙守臣,令吏部权行差注一次。如一季无人就,即破格差初任通判人。”刘涣破格代理琼州知州一年。庆元四年至嘉泰三年(1198-1203),升为梅州知州(宋周必大《梅州重修学记》作于“庆元五年”)。嘉泰四年至开禧二年(1204-1206),他接替曾秘,任惠州知府。开禧三年至嘉定二年(1207-1209),再任梅州知州。嘉定三年至嘉定五年(1210-1212),任广州府同知。其时,杨万里长子杨长孺任广东经略安抚使、广州知府,刘涣为广州知府的副职,可见他与杨万里一家特别有缘。他在嘉定六年(1213)致仕,嘉定十一年仍在世,约卒于宝庆元年(1225)。他一生在广东为官36年,其中一半任职于梅州。刘涣家与梅州犹如本郡,且四次任职梅州,他与梅州的特别关系和深厚感情,值得关注和研究。
   ?
   刘涣的一生得益于老师杨万里的栽培。刘涣任职梅州尉时,恰逢广东提刑杨万里东征梅州,使刘涣得以结识杨万里,并结下世代的情谊。淳熙四年(1177),因梅州、龙南、安远等闽粤赣边区穷困落后,官吏不愿到此地为官,朝廷对梅州官吏给出优惠政策。第一,梅州可优立赏格,打破举荐需要六人的惯例,举主只需两人便可改合入官。第二,三年任满后便可转一官。第三,减少二年的磨勘期。因此,孟镈在淳熙四年出任梅州知州,游庾在淳熙七年任梅州知州。刘涣的父亲刘景,靖康元年举贤良方正,任台州、南雄知州。在这样的历史条件和家庭背景下,淳熙四年,25岁的刘涣因父荫注官为梅州尉、迪功郎。淳熙八年(1181),沈师兵围梅州,杨万里率师东征梅州。作为梅州专管治安的地方官刘涣,成为广东提刑杨万里的直接下属。杨万里《送刘孔章县尉得官西归》:“却提猛士弓弯月,去扫封狐雪打围。”也可以形容刘涣任梅州尉时的形象。杨万里向刘涣询问梅州地理险要和敌情,刘涣除了率部于要路巡护,组织兵士和壮丁配合杨万里大军逐捕盗贼外,还成为杨万里军前向导和情报参谋。在平寇过程中,二人相知日深,热爱诗歌的刘涣遂拜博学的大诗人杨万里为师,从此成为杨万里的得意门生。平定沈师的战役结束后,刘涣既积累了资历和军功,文学和思想上也大有长进。
   
 
   淳熙十二年(1185),两广县令见缺36县,有的地方十余年无县令。梅州在淳熙十年至十一年均缺知州。在杨万里上疏《第一劄子》的次年,朝廷对梅州官员再次制定优待政策:第一,特许知州知县可辟差一次(宋制,帅臣﹑监司﹑郡守奉旨铨选可用人才,奏请朝廷授以实际职务,谓之“辟差”);第二,准许任满后升职;第三,资历上可减一年名次。在此政策背景下,黄畟担任了梅州知州。因杨万里的举荐,34岁的梅州尉刘涣又有三任七考的资历,进入升职名单中,成为广东肇庆军府通判、承事郎、兼管内劝农事,并代理清远县令。
   ?
   刘涣升迁后对老师感激不尽。淳熙十三年,他任肇庆通判后,立即出资刊刻杨万里的广东诗歌《南海集》。淳煕十三年三月十九日,孝宗在东宫荣观堂大书“诚斋”匾额,钤以“清赏堂”御印以赐杨万里。刘涣刊刻《南海集》,既是他报答师恩,也弘扬了地方文化,还有报答圣恩的意义。《诚斋集》卷八十一载杨万里《南海诗集序》云:“予生好为诗,初好之,既而厌之。至绍兴壬午,予诗始变,予乃喜,既而又厌,至乾道庚寅,予诗又变,至淳熙丁酉,予诗又变,是时假守毗陵,后三年,予落南,初为常平使者,复持宪节,自庚子至壬寅,有诗四百首,如竹枝歌等篇,每举似友人尤延之,延之必击节,以为有刘梦得之味,予未敢信也。潮阳刘涣伯顺,为清远宰,时尝为予求所谓《南海集》四百首者至再。见于中都,伯顺复请不懈,乃克与之。嗟乎,予老矣。未知继今诗犹能变否。延之尝云,予诗每变每进。能变矣,未知犹进否。他日观此集,其羡也乎,其亦厌也乎。予诗自壬午至今,凡二千一百余首,曰江湖集,曰荆溪集,曰西归集,曰南海集,曰朝天集,余四集伯顺尚欲之,他日当续寄也。丙午(淳熙十三年,1186)六月十八日,诚斋野客杨万里廷秀序。”叙述《南海集》的由来、诗风的转变,以及刘涣在京都向杨万里请求刊刻《南海集》的过程。《南海集》今四卷,但最早的版本作八卷。《宋史·艺文志》:“杨万里《南海集》八卷。”即为刘涣在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腊月刊刻本,其全名是《诚斋先生南海集》八卷,简称《南海集》宋淳熙刻本。此书在日本宫内厅书陵部有藏本。
   ?
   在《南海集》后,有刘涣《诚斋先生南海集跋》:“诗人之作,类皆流于一偏,如乐天之俗,孟郊之寒,贾岛之穷苦。是岂不欲变而通之,去其偏而谄于全,由其技之所局,不能改耳。至如韩昌黎,则无施而不可,其发谈笑、助谐谑,叙人情、状物态,一寓于诗,而曲尽其妙。初不见其诸子之偏,盖其所禀之高,所蕴之富,则形之吟咏者,自然日光玉洁,周情孔思,千态万貌,岂一偏之所能囿哉!侍读诚斋先生,乃今日之昌黎公也。为诗之多,至于一千八百余首,分为五集。而其风雅之变,有三焉。世之论文者,尝谓自汉至魏四百余年文体三变。史臣亦谓唐有天下三百年,文体无虑三变。文之在天下,其变也如此之艰。而先生自绍兴壬午以迄于今,方历二纪,抑何变之之易。常非胸中涵蓄者渊泫澄深,无以异于昌黎,则词源之溢,横流逆折,纡徐迅激,新奇百出。宜夫变之之亟,而非一体之可定也。先生之诗既与昌黎并驾,则知比诸刘梦得者,亦未为确论。涣幸出于先生之门,今得《南海》一集,总四百篇,不敢掩为家藏,刊而传之,以为骚人之规范。余四集将继以请,则又当与学者共之。淳熙丙午(淳熙十三年,1186年)十二月朔,门生、承事郎、新权通判肇庆军府、兼管内劝农事、刘涣谨跋。”此年,杨万里任枢密院检详官,尚书省右司郎中、左司郎中,仍兼东宫侍读官,故刘涣称之为“侍读诚斋先生”。此《跋》,在清驻日参赞杨守敬《日本访书志》卷十四作《诚斋集》刘炜叔《序》。刘涣的《跋》论述杨万里诗风的转变,高度评价诚斋的《南海集》在杨万里诗歌创作史上的地位,把杨万里视作宋代的韩昌黎,最后论述刊刻《南海集》的意义。
   ?
   刘涣的《跋》立论高远,在总观古今文学演变的文学史视角下评论《南海集》,具有大家的风范,即表现出刘涣洗练的文笔,更见出其卓越的见识。文章还是关于《南海集》的最早的文学评论,在杨万里文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淳熙十四年,任秘书少监的杨万里把《朝天集》再寄给刘涣,以备刊刻。杨万里《诚斋朝天集序》:“至丁未(淳熙十四年,1187)六月十三日,得故人刘伯顺书,送所刻《南海集》来,且索近诗。于是汇而次之,得诗四百首,名曰《朝天集》,寄之云。”同年,杨万里《诚斋西归诗集序》:“凡一年,得诗仅二百首,题曰《西归集》,录以寄公。今复寄刘伯顺与钟仲山。”杨万里再次把《西归集》寄给刘涣,仍是以备刊刻。不过,到目前为止,仍然未见到《朝天集》和《西归集》的刘涣刻本,是个遗憾。
 
宋代大诗人杨万里与梅州⑥:门生刘涣治梅的四大创举
原创:?张应斌?梅州日报一客都文譚?10月8日
 
导 读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进士,曾任国子监博士、太常博士,吏部右侍郎等。他品德高尚,崇尚真诚,宋光宗为其亲书“诚斋”匾额,故世称其为“诚斋先生”;著有《诚斋集》133卷,被誉为一代诗宗,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四大家”,又称“中兴四大诗人”。
  南宋大诗人杨万里与梅州的关系,方志除了载其诗歌三首外,不置一词。但是,杨万里对梅州的历史和文化有无可比拟的大功德,这表现在:第一,在政治军事上,淳熙八年(1181年)他率军平定梅州寇乱,战后重建粤东的治安体系,对梅州的政治军事做出杰出贡献。第二,在文学上,他以30多首诗歌的规模深入地歌咏梅州山川和文化,奠定梅州文学的基础,成为歌唱梅州的第一人。第三,在历史文化上,他“此行便是无官事,只为梅花也合来”的诗句,道出了梅州得名的真谛。第四,在梅州的发展上,淳熙十一年(1184年)他任京官时上疏论述梅州建设,使中央政府对梅州再次下达特殊政策,这在梅州的政治建设和桥梁史上,还有迹可寻。第五,在教育文化上,杨万里的门生刘涣在梅州任职18年,他以四大创举对梅州的教育和文化事业做出了前所未有的贡献,使梅州产生了以神秘的“百花洲谶”为载体的状元梦。古印度《歌者奥义书》第二篇第七章说:“他的歌必至美,使他拥有至善之境。”杨万里至美的梅州诗歌是梅州文化史的珍宝,杨万里及其门生刘涣深刻地影响和塑造了梅州历史,使梅州开始迈向至善之境。
  从大学文学院退休归居梅城的张应斌教授,近年来博览群书,探幽索隐,爬梳综理,辨伪匡谬,撰成《宋代大诗人杨万里与梅州》。从10月3日始,本栏分六期予以刊发,今日刊发第六期。敬请垂注!
 
梅城江北金山顶曾经存在过的“七贤亭”。
 
  由于梅州尉刘涣的协助,杨万里才得以深入到梅州大山深处,才得以夜宿野人张珦家,才可以饮梅州民间土法酿制的桂叶鹿蹄酒,吃到刘涣家乡潮州著名的蛤蜊米脯羮,以及海阳的地方特产海鲜车螯、蛎房、银鱼干、乌贼,等等。两人的深厚友谊,促进了杨万里对梅州风土人情的深入理解和细致刻画。
  由于杨万里对门生刘涣的尽心栽培,使刘涣积累了为政的经验和资本,增长了能力和才干,具备了崇高的精神境界,为他在艰苦的梅州长期任职打下基础。
  后来,刘涣在梅州开创了任职最长的为官记录。宋代的梅州,是广东最穷的地方,官吏害怕到此任职。宋《元城语录解》:“春循梅新,与死为邻。”但是,刘涣却迎难而上,在他人畏惧的梅州任职半生。除了在任梅州尉9年外,他还在梅州缺知州的情况下,于庆元四年(1198)第一次主动到梅州任职。第一任期满后,仍无人愿到梅州为官,他于嘉泰元年第二次任梅州知州。开禧三年(1207),梅州再缺知州,他第三次任梅州知州。在梅州知州任上,刘涣长达9年,成为梅州历史上任职最长的知州。加上他此前任梅州尉9年,他在梅州任职长达18年。他把一生最美好的时光贡献给梅州,开创了梅州官吏任职的新记录。
  更重要的是,他在三任梅州知州的过程中,每一任都积极有为,真正地为梅州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首先,刘涣在庆元六年(1200)增修梅州学宫并新造十哲像供奉于学宫。岭南蛮荒之地,最缺的是教育和文化。刘涣每到一地,就大力崇教兴学。庆元元年(1195),他任琼州通判并代理琼州刺史时,创建琼州小学,琼州都监庄芳有《琼州通守刘公创小学记》。嘉泰四年(1204),刘涣任惠州知府时,创建博罗县学。光绪《惠州府志》卷九:“博罗县学,在浮碇冈之麓。宋端平,知州刘焕、邑簿李醇翁始建学。”端平,当为嘉泰之误。庆元六年,刘涣在梅州又首先增修学宫。万历《广东通志》卷四十:“程乡县儒学,在县城中,南宋梅州学也……庆元六年,知州刘焕增学宫,新十哲像,斋舍。”宋周必大为此撰写《梅州重修学记》。
   
 
 
  其次,刘涣在梅州还有四大创举:
  一是创建梅州贡院。庆元六年六月,在第一任梅州知州任上,刘涣在增修梅州学宫之后,又创建梅州贡院。宋周必大《梅州贡院记》:“梅之置州,适后他邦。在法:士不满百,并试傍郡。贡院之不设,时也……今太守朝散郎刘涣,节用储财,肇新试闱,亦时也。相攸度基,广十有二丈,深三十有七丈。布竹木龙川,择梓匠于汀赣,为厅堂各五间,其崇二丈五尺,廊屋十四间,内外门各五间,封弥誊屋总十间。隔街有溪,限以编户,厚偿其直,彻而逹之。洞视山川之秀,汉【江】中有百花洲,创佳致亭于其上。兴工以庆元六年六月,讫事以十一月丁巳。”贡院的工程浩大,它宽40米,长120多米,房高8米,厅堂房间39余间。更重要的是,刘涣结束了梅州穷得没有自己的考场、考生需借考于潮州的历史。
  二是开发百花洲、创建梅州百花桥。庆元六年,刘涣已开始开发百花洲。百花洲,在梅江与程江二水交汇处,是两条河流冲击力骤减时的泥沙堆积而成的沙洲。它在梅州府衙的上方60步,洲平而宽,方圆约400步。百花洲上杂树生花,景色优美,成为梅州形胜。《大清一统志》卷三百五十三:“程江,东会梅溪,旁为百花洲,周数百步,形胜甲于一方。”庆元六年,刘涣先在百花洲上垒石为峰,建立亭台,名曰佳致亭。嘉泰元年(1201),刘涣在第二任梅州知州任上,继续开发百花洲。他以百花洲为中介,在梅江上修建一座穿过百花洲的宏伟的梅江大桥——百花桥。它的工程更为巨大:桥宽10米,长200米,桥上有房廊12间,是可为人民遮风避雨的风雨桥。
  如前所述,梅州最早的桥梁是杨万里到梅州后所建。但嘉应桥和梯云桥均是小桥,此前梅江无桥。故杨万里渡过梅江还必须靠渡船:“船稀野渡忙”。
  嘉泰元年建的百花桥,是梅江上的第一座桥梁。刘涣是个干大事的人,百花桥的长度是嘉应桥或梯云桥的六倍,建这样的大桥,在当时是难以想象的。百花桥开创了梅州人敢于在梅江上建桥的先例,结束了到江南只能靠渡船的历史。乾隆《嘉应州志》卷一:“百花洲,《旧志》:城南六十步。平夷如掌,周回四百步,介梅溪、程江二水之间。洲东相传有五色水,绚烂如锦,谓之锦江。元元统间水溢洲溃,今河道迁改,未能复。州人指河西程、梅二水夹流处,名之。”百花洲上四时百花盛开,灿烂如锦绣,它映衬得江水红艳艳的一片,故州城段梅江又名锦江。现在,沙洲上百花灿烂,佳致亭掩映花丛中,一座恢弘大桥贯通南北,梅州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兴旺景象。
  三是创建梅州七贤堂。开禧三年(1207),在第三任梅州知州任上,刘涣继续开发百花洲,即在百花洲上创建七贤堂,以丰富百花桥和佳致亭的人文内涵。万历《广东通志》卷四十一:“七贤堂,在百花洲尾,宋开禧元年,知州刘焕创,祀韩文公、程伊州、朱文公、刘元城、刘大中,程居士、赵先生。”开禧元年,当作开禧三年。七贤堂的文化视野是韩江流域的七位文化巨人,他们是韩愈、程颐、朱熹、刘元城、刘大中,程旼、赵德。刘涣把崇尚文教、尊重贤才的观念,物化为梅州具象的庙宇,以铸造梅州的文化和教育精神。
  四是创建梅州小学。嘉定元年(1208)七月,刘涣在第三任梅州知州任上还创建了梅州小学。宋梅州学掾林淘《置小学记》:“人才不择地而生,始习之善,则终身之事业系焉。太守刘公涣,不鄙夷梅人,创小学四斋,聚童稚肄业。月试分五等,率三十贯而资给之,且时至学而勉励焉。由是,四斋弦诵之声达于里巷。公曰:是不可为岁月计。即捐千余缗,市民良田之愿鬻入官者,收其租为小学粮,命学掾林淘主之。淘窃谓:学校风化之本,而小学又大学之本。日渐月摩,秀选俊造,彬彬辈出,剔斯田之利大矣。既集其数,请书以锓于石。”新创建的梅州小学与州学配套,使梅州的教育自成体系。宋庄方《琼州通守刘公创小学记》:“古人于学,自有次第。小学为学者始进之阶,方人心未漓,天机未散,收而养之,以固其天,则德性全、学力充,而后大学之功成。”刘涣在开创琼州小学后,又在梅州开创小学,它结束了梅州没有小学的历史。
  这四大创举开创了梅州的新宋代。四大创举中,三项为教育文化工程,百花桥则既是交通实用的民生工程,又是塑造梅州新景观的文化工程。而且,四大创举中的两项均以百花洲为中心,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百花洲工程系列。百花洲本来繁花似锦,洲中巍然耸立着空灵的佳致亭,巍峨正大的七贤堂,长达200米的风雨桥横贯百花洲,远处是晚风中铃声清脆的千佛塔,近处是在晚霞渔歌声中驶向百花洲停靠的千百疍船,它们一起构成了梅州城外雄伟壮丽的新景观。百花桥等四大创举,标志着梅州进入一个文化教育大发展的时代。
  
 
 
 
  前述梅州神秘预言是:“百花洲尾齐州前,诸生出状元”。意即:当百花洲尾巴再长60步、洲尾与府衙对齐之时,便是梅州状元诞生之日。明清人称它为《旧谶》,明李士淳《周溪状元桥序》:“《旧谶》云:百花洲尾齐州前,此地出状元。”康熙《程乡县志》卷一同。要弄清《旧谶》公案,需要解决三个问题:
  第一,《旧谶》的时代。笔者认为,它产生于宋代,当名《宋谶》。梅州佚名者《百花洲怀古》:“佳致诸亭水吐吞,百花开尽古洲存。更谁叠石为峰起,何处舆梁有市喧?风月一船溪岸景,图画半入野蔬园。早符齐尾州前谶,看取诸生作状元。”此诗当为宋人作,理由是宋咸淳七年(1271)梅州知州蒲寿宬《心泉学诗稿》卷六《百花洲梅》:“孤根宁不在栽培,枝北枝南春一回。尽道游鱼是佳谶,不知洲上有花魁。”上二诗,均描写宋代百花洲、佳致亭和佳谶,此谶必生于宋代。
  第二,它的本名。从内容上看,此谶是关于百花洲的预言,当名《百花洲谶》。故清王仕云《望杏坊记》:“梅邑《百花洲旧谶》云:洲尾齐州前,诸生出状元。”已明确称它为《百花洲谶》。
  第三,它与宋代梅州哪位知州有关?《百花洲谶》又称《百花洲状元谶》,王仕云《鼎建南楼碑记》:“花洲有状元故谶。”它寄寓着梅州人的状元梦,它当与在梅州大兴文教、开发百花洲的知州有关联。
  结合梅州治理百花洲和文教的历史,可以肯定,《百花洲旧谶》产生于刘涣时代。在梅州,是刘涣开发和治理了百花洲,是刘涣大兴梅州文教,创办了梅州贡院和小学。这些业绩极大地改变了梅州文化教育面貌,极大地刺激梅州人民的科举豪情,驱使士子们向科举的最高荣誉--状元冲击,于是《百花洲谶》应运而生。《百花洲谶》产生的具体时间,当在嘉定元二年间(1208-1209)。此时,刘涣第三次开发百花洲的工程已竣工,梅州教育新局面已初见成效,人民对刘涣的赞颂也达到高潮。《百花洲谶》基于百花洲的巨大变化,它既是梅州人的状元梦,也是对刘涣治理梅州业绩的高度肯定和赞颂。
  刘涣在梅州的文化和教育功勋,可谓前无古人,他也赢得了历史的赞颂。除了神秘的《百花洲谶》以外,曾任宰相的周必大亲自撰写《梅州重修学记》和《梅州贡院记》,朱熹的弟子梅州学正郑南升撰写《梅州重修学记》,学掾林淘有《置小学记》。这四篇文献,使刘涣成为梅州历史上留下文献最多的官吏。刘涣在梅州最长的任期,以及最卓越的创举,是杨万里精神开出的灿烂之花。
  古印度《歌者奥义书》第一篇第四章:“是的,当人唱完一首梨俱,他发出一声‘唵’;当他唱完一首萨满,或是夜柔时,也是如此。这声音就是那个音节。它不死、无畏。众神躲避于其中,因此不死而无畏。”夜柔(Yaju),指祭祀。唵,在古印度是神圣的赞许,是满足,是高歌的开始。杨万里之于梅州,他是梅州的梨俱(颂歌),是梅州的唵歌(开始),是梅州的夜柔(祭祀),是梅州的萨满(歌神),他使梅州在梅花芬芳的香泽中永远清澈神圣,永远灿烂不朽。(全文完)
 
也谈丞相岭与翰林堂
梅州网  www.meizhou.cn  2018-11-19 09:47   来源: 梅州日报
[报料热线] 2301111 13411225588 [报错有奖] 2278888
  不久前,张应斌先生在梅州日报发表大作《宋代大诗人杨万里与梅州》,拜读之余,十分敬佩。该文在“梅州的第一歌者”中,对杨万里的评价十分中肯,但有一些细节值得商榷。
  一是对丞相岭的解读。该文提到“通衢驿建在岐岭上,岐岭又名丞相岭”,又说“元末陈友定在岐岭采矿,得银数百万,后名岭为宝山”(见本报10月4日“文化公园”版)。笔者认为:丞相岭在五华岐岭是对的,唐朝丞相常衮贬潮州时经过此地,因此得名。但通衢驿在龙川通衢镇,而不在五华岐岭,两地相差十多公里。当然,岐岭不只是地名,也是山名,通衢和岐岭两地分居岐岭山两侧,张先生说通衢驿在岐岭,其实也不算错。但元末陈友定采矿在兴宁径心的宝山,不在岐岭。在广东和兴宁的旧志中,都曾把径心宝山当作丞相岭,可能因此造成混淆。
  二是对翰林堂的解读。作者首先指出长乐县驿有翰林堂,后又引用李纲的《通衢驿夜坐有感》一诗,并引诗中自注:“翰林堂,见《图经》。罗姓,失其名,亦唐人也。”作者再引用北宋窦卞撰写的罗公墓志铭,认为 “当指北宋龙川人罗恺。李纲唐人说,亦误传”。感觉矛盾之处不少。
  笔者认为,李纲并没有误传,这位唐人是唐朝末年的循州刺史罗昌儒,唐乾符初年(公元874年)登进士,乾符六年到循州(州治在龙川)任刺史。但上任不久,黄巢起义军攻陷惠州,逼近循州,罗昌儒避战乱隐居于兴宁神光山下的罗岭,是最早进入梅州的罗氏祖先。罗恺和罗孟郊都是罗昌儒的后辈。现在兴宁罗姓的祖屋大门有的仍沿用“循州世泽,理学家声”的对联,上联就是指循州刺史罗昌儒,下联指宋代理学家罗从彦(程颐的老师)。明朝初年的《永乐大典》第7235卷,还留下南宋兴宁县令苏升的《重修翰林堂记》一文,证明翰林堂确在兴宁。李纲在诗中有“朝辞丞相岭,夜宿翰林堂”句,也证明李纲一早从五华岐岭经过,晚上到翰林的故乡兴宁住宿(有《宿兴宁县驿》诗二首),日行约30公里,是符合史实的。李纲诗中的翰林堂旧址在今兴宁墨池寺,唐人罗氏是指罗孟郊先代,不会是指北宋罗恺。胡曦就说过,李纲不应该会犯将本朝人误作唐朝人的错误。
  以上见解,不一定正确,祈望读者们指正。(陈蔚梁)
 

Tags: 宋代大诗人杨万里与梅州

分类:地方文史 | 固定链接 | 评论: 0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2225

也谈丞相岭与翰林堂

 不久前,张应斌先生在梅州日报发表大作《宋代大诗人杨万里与梅州》,拜读之余,十分敬佩。该文在“梅州的第一歌者”中,对杨万里的评价十分中肯,但有一些细节值得商榷。

  一是对丞相岭的解读。该文提到“通衢驿建在岐岭上,岐岭又名丞相岭”,又说“元末陈友定在岐岭采矿,得银数百万,后名岭为宝山”(见本报10月4日“文化公园”版)。笔者认为:丞相岭在五华岐岭是对的,唐朝丞相常衮贬潮州时经过此地,因此得名。但通衢驿在龙川通衢镇,而不在五华岐岭,两地相差十多公里。当然,岐岭不只是地名,也是山名,通衢和岐岭两地分居岐岭山两侧,张先生说通衢驿在岐岭,其实也不算错。但元末陈友定采矿在兴宁径心的宝山,不在岐岭。在广东和兴宁的旧志中,都曾把径心宝山当作丞相岭,可能因此造成混淆。
  二是对翰林堂的解读。作者首先指出长乐县驿有翰林堂,后又引用李纲的《通衢驿夜坐有感》一诗,并引诗中自注:“翰林堂,见《图经》。罗姓,失其名,亦唐人也。”作者再引用北宋窦卞撰写的罗公墓志铭,认为 “当指北宋龙川人罗恺。李纲唐人说,亦误传”。感觉矛盾之处不少。
  笔者认为,李纲并没有误传,这位唐人是唐朝末年的循州刺史罗昌儒,唐乾符初年(公元874年)登进士,乾符六年到循州(州治在龙川)任刺史。但上任不久,黄巢起义军攻陷惠州,逼近循州,罗昌儒避战乱隐居于兴宁神光山下的罗岭,是最早进入梅州的罗氏祖先。罗恺和罗孟郊都是罗昌儒的后辈。现在兴宁罗姓的祖屋大门有的仍沿用“循州世泽,理学家声”的对联,上联就是指循州刺史罗昌儒,下联指宋代理学家罗从彦(程颐的老师)。明朝初年的《永乐大典》第7235卷,还留下南宋兴宁县令苏升的《重修翰林堂记》一文,证明翰林堂确在兴宁。李纲在诗中有“朝辞丞相岭,夜宿翰林堂”句,也证明李纲一早从五华岐岭经过,晚上到翰林的故乡兴宁住宿(有《宿兴宁县驿》诗二首),日行约30公里,是符合史实的。李纲诗中的翰林堂旧址在今兴宁墨池寺,唐人罗氏是指罗孟郊先代,不会是指北宋罗恺。胡曦就说过,李纲不应该会犯将本朝人误作唐朝人的错误。
  以上见解,不一定正确,祈望读者们指正。(陈蔚梁)来源
http://www.meizhou.cn/2018/1119/572423.shtml
 
 

Tags: 也谈丞相岭与翰林堂

分类:地方文史 | 固定链接 | 评论: 0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975
扫码领红包!领到大红包的小伙伴赶紧使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