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利益 |
  • 1
预览模式: 普通 | 列表

有关利益与人际关系及人际交际

文章一:

利益——人际关系之根本

在大千世界中,我们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有些人如过往烟云,在我们的记忆中昙花一现,稍纵即逝。而有些人则融入我们的生活,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员,如:亲朋、好友、同事、邻居、生意合作伙伴、当然,信息社会又平添了许多萍水相逢、素未谋面、趣味相投、志同道合的网友、博友之类的网络朋友。于是乎,亲情、友情、人情,甚至到感情、恋情、爱情给人际关系披上了各种耀眼绚丽的外衣,使那些涉世未深、为情所困的痴男怨女们倍受迷惑,深陷感情的漩涡,无法自拔。

    其实,褪去这些美丽的外衣,就会发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质上就是利益关系,是利益就可以交易。既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归结为利益交换的关系,用生意上的买卖关系就可以很好地解释复杂的人际关系。诚信、厚道的上司会对属下论功行赏,按劳取酬,也就是买卖中的按质论价,公平交易,这是最理想的上下级关系。属下任劳任怨,老实忠厚,不善交易,那就等于把命运交给上司,让上司“看着给”,就看上司是否厚道了,如果上司奸猾,那就任其盘剥宰割了,因此说这类人在当今的市场经济下商品社会,屡屡吃亏上当,是被时代抛弃的人,甚至可以说是笨蛋。另一类属下,即精明能干,又攻于心计,善于利用一切资源,把握时机讨价还价,而且敢于放弃,善于选择,上司即赏识,又得处处提防被算计,这类人大多是六十年代以后出生的人,尤其是70后、80后,他们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成长在改革开放的市场经济中,从小就接受市场经营的理念,是时代的弄潮儿。还有一类属下,精明能干,能力超群,明明质优,非要价廉,就是不善于利用自身优良资源,羞于为自己讨价还价,业务上的精英,政治上的弱智,这类人是任何上司都喜欢的,但也是最可悲的蠢蛋,50年代以前出生的知识分子大多是这一类人,是“极左”年代产生的畸形儿,是时代的悲剧。上下级关系可以这样解释,其他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都可以用买卖关系来解释。

    在摈弃传统理念的现代社会,愈来愈现实的人们更在传统的金钱、权利的利益交易筹码之上增添了许多新的内涵,如信誉、名誉、信仰、信念,甚至感情、尊严、正义,仿佛任何东西都可以做为利益的筹码用来交易。为保全自身利益而不敢主持正义的现象司空见惯;为金钱放弃感情的事情屡见不鲜;为权益出卖道德良心的人更是大有人在,恋人分手可以为付出感情而光明正大地索取金钱赔偿,朋友甚至亲人可以为各自的利益反目成仇,匕首相见,“深仇大恨”可以为共同的利益而化干戈为玉帛。现实社会人们比奸商更唯利是图,视名誉如粪土,把感情当儿戏,只要为了一己私利,什么都可以用其交换。顺其自然,“不见熟人不发财”、“兔子也吃窝边草”的事情也就见怪不怪了。婚姻亦是如此,因遭遇神圣的爱情而一见钟情、两情相悦,最终走进婚姻殿堂,白头偕老的夫妻终归是少数,大多数人只有选择“郎才女貌”或“门当户对”来做为牢固婚姻的基础,而这恰恰就是利益的比较和交易。国际社会也是这样,国家领土、主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友好邻邦”都可以做为利益进行交易。说到底意识形态的东西终究抵御不了现实利益的诱惑,伟大高尚的人不为蝇头小利所动心,是因为他们有超出常人的更高目标去追求。

查看更多...

Tags: 利益 人际 交际

分类:思想平台 | 固定链接 | 禁止评论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3775

巧妙的“让步”实现附加利益

 “互惠定律”前面我们已经多次提过,我们需要对于他人的付出给予回报。如果我们将思路放开一些,假设今天一个人对我们作出了一种“让步”,那我们是不是同样也应该作出一定的“让步”呢?

  举个身边的简单例子。按照正常的工作流程明天应该到你轮休,而这个时候恰好有个同事跑过来找你,说因为某某原因希望你明天帮他代班。这让你有些为难,正在你踌躇不定之际,这个同事表示只要你今天正常下班之后多花半个小时的时间帮他做个文件,就可以帮到他这个忙了。在这种情况下,你好好想一想,你今天下班之后,多花半个小时加班的概率是不是非常高呢?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我们可以好好地分析一番。在你的同事提出“帮加一天班”与“帮加半个小时班”之间,他的要求作出了巨大让步,根据“互惠定律”,你对于别人的“付出”要表示“回报”,起码也要“有所表示”,于是你作出了一个看似小小的“让步”,而这说不定也正是你的同事所期望的。

  现在我们来对比一下看看,如果今天你的同事直接提出“要求”(帮忙加半个小时班),你同意的可能性有多高呢?而如果你的同事先提出一个你很难同意的“大要求”(放弃轮休加一天班)之后,再提出一个“小要求”(就今天加半个小时班),在这两者之间,你同意帮忙的可能性又有多高呢?

  也就是说,如果你希望别人答应你的某个要求,通过上面类似的方法可以大大提高你的成功概率:即你首先提出一个比较大的、甚至预期对方会觉得比较难做到而拒绝的要求,再顺水推舟地提出一个相对于前者而言难度小很多的要求,由于对方认为你的第二个要求是相对第一个要求所作出的巨大“让步”,这样对方就会产生回馈的想法,从而不知不觉中作出“让步”,同意你看似很小的第二个要求,而这正是你的真实想法所在。

查看更多...

Tags: 让步 利益

分类:社交口才 | 固定链接 | 禁止评论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2454
  • 1
 
扫码领红包!领到大红包的小伙伴赶紧使用哦!